浙江第一强县!谁的希望更大

浙江省内,慈溪与义乌的“第一强县”之争已持续多年,两者以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形成“双核驱动”格局。

截至2024年,慈溪以2928.6亿元的GDP总量稳居浙江县级市首位,而义乌则以2503.5亿元紧随其后,差距从2023年的584亿缩小至425亿。这一数据背后,是两地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和政策导向的深度博弈。

慈溪依托制造业的深厚根基,2024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4500亿元,家电产业占据全球60%的小家电产能,并培育了公牛集团、方太厨具等7家百亿级企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更以800亿产值成为新增长极。

反观义乌,其“轻资产重流量”模式则通过7.5万个商铺构成的国际商贸城、日均23万人次的客流量以及跨境电商半年650亿元的交易额,在数字贸易领域独占鳌头,服务业占比高达70.19%,成为其经济支柱。

从发展动能看,慈溪的“硬核制造”与义乌的“商贸流量”各具优势。慈溪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2024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超30%,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千亿元,低融资成本与高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其向智能家电、汽车制造等高端产业升级。

而义乌则以全球营销网络见长,2024年进出口总额6689.3亿元,中欧班列开行量达1024列,海外仓覆盖54个国家,其“摊位经济学”更催生了人均可支配收入48733元的高民富指标,商铺租金十年涨300%,市场活力明显。不过,义乌的工业短板亦不容忽视,其规上工业总产值仅1639亿元,不足慈溪四成,且增速从2023年的20.7%降至2024年的6.8%,产业转型压力初现。

政策红利的差异进一步影响两地竞争格局。慈溪凭借前湾新区和沪甬跨海大通道,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通苏嘉甬铁路2027年通车后,35分钟直达上海虹桥的区位优势将加速人才、技术资源的流动,叠加《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对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扶持,其制造业升级路径清晰。

而义乌则依托自贸区与RCEP协议,上线全国首个数字自贸区结算系统“义支付”,数字人民币交易半年达487亿元,并通过中欧班列新增布达佩斯线路强化亚欧物流枢纽地位,其政策工具箱更侧重贸易便利化与数字金融创新。

未来,两地竞争将超越GDP数字,转向可持续发展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较量。

慈溪的潜力在于制造业的智能化与绿色转型,其1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成创新矩阵,叠加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等科研载体,技术壁垒逐步筑高。而义乌则需破解土地利用率低与出口依赖度过高的双重挑战,通过“劣势战略”将土地低效转化为招商优势,并加速开拓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以对冲欧美贸易壁垒。

短期内,慈溪的规模优势与产业厚度仍占上风,但义乌的商贸韧性、民富活力及数字贸易的先发优势,或将在“双循环”格局下释放更大动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中欧   慈溪   义乌   家电   浙江   两地   制造业   格局   优势   数字   产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