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古时候就爱喝茶,这事儿传到现在,成了不少人日常生活里的一大乐子。尤其上了年纪,退休在家,泡杯热茶,慢慢抿一口,那股清香能让人觉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茶叶里头茶多酚、氨基酸这些玩意儿,对身体确实有好处,能帮着稳稳血压,提提神。像一些研究就说,适量喝茶的人,心血管问题少点,精神头也足。
但话说回来,年纪一大,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扛得住,喝茶也得讲究个分寸。要是随便来,容易出岔子。
茶叶放久了,遇上潮湿,就容易长霉,表面冒白毛或黑斑,闻着股阴霉味。里头藏着黄曲霉素,这玩意儿毒性强,喝进去能闹头晕、拉肚子,严重了伤肝。卫生部门早有说法,霉变茶泡出的汤没茶香,还可能让器官坏死。
50岁后,肝肾功能下滑,排毒慢,这种毒素积累起来,麻烦大。举个例子,有些老人茶叶攒一堆,柜子角落潮了也没注意,泡了喝,结果身体不适,去查才知道肝指标不对劲。权威资料显示,霉菌污染的茶汤微生物超标,喝了等于给肠胃添堵。
拒绝霉变茶,不是小题大做,是为健康把关。茶叶买回来,得放干燥地方,密封好,定期检查,有霉斑直接扔,别舍不得。
隔夜茶也得绕着走。很多人晚上泡一壶,喝不完搁那儿,第二天热热继续喝,以为没事。其实,茶水放久了,茶多酚氧化,营养跑光,口感涩得像苦药。关键是细菌霉菌爱在里头繁殖,夏天12小时就变味,冬天也顶多24小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研究过,超过一天的隔夜茶,微生物几率高,喝了可能胃胀或炎症。虽说不至于直接致癌,但对肠胃敏感的老人,刺激大。像一些铅含量高的茶叶,泡久了铅析出多,积累下来伤身。
科学辟谣平台澄清,隔夜茶没那么毒,但抑菌作用有限,成分变质后保健效果打折。50岁后,消化慢,喝这种茶容易闹肚子或不适。天津卫健委就说,茶最好一小时内喝完,现泡现饮,才保新鲜。老人家别图省事儿,宁可多泡几次,也别冒险。
串味茶听着不严重,其实隐患不小。茶叶结构多孔,吸味快,和油漆、樟脑丸搁一块,染上怪味,喝着像化学品。里头可能带毒素,刺激黏膜,伤肝肾。
生活中,茶叶放厨房,挨着蒜葱或清洁剂,就串味。串味后不光难喝,部分变味茶有毒,如樟脑味的,对健康不利。祥宁中医诊所资料指出,串味茶营养丧失,还可能引发不适。50岁后,身体排异慢,这种茶等于雪上加霜。
上海市卫健委提醒,茶叶存储要独立,避开异味源。老人家柜子杂,茶叶盒乱放,容易出问题。拒绝串味茶,得从存储抓起,用专用容器,保持干净。
除了这三种,喝茶还有其他讲究。浓茶得避开,茶叶扔多,汤色深,苦涩重。咖啡碱多,刺激心脏,血压高的人喝了心慌头痛。长沙一老人就因浓茶贫血,医生查出鞣酸挡铁吸收。研究显示,浓茶稀释胃液,消化不良,拉肚子或便秘。
50岁后,肾负担重,浓茶加剧。北京大学那项大调查,跟踪45万人十年,每天茶叶超4克,癌风险升26%,肺癌胃癌关联强。但扣掉烟酒,关联弱,研究没细化茶种,只能参考。
烫茶也危险,刚泡的超65度,烫伤口腔食道,久了癌风险增。世界卫生组织列热饮为潜在致癌物,建议凉到温热喝。老人黏膜薄,更易伤。空腹喝茶,咖啡碱吸快,心慌头昏,手脚无力。
肠胃弱的,刺激大。睡前喝,兴奋神经,失眠多尿。服药时避开,茶叶干扰吸收,药效减。人民健康网就说,老人肠胃娇气,这些禁忌得记牢。
喝茶是文化,适量有益。老人爱茶,得聪明喝。拒绝三种茶,不是矫情,是对身体负责。
想想那些因茶出事的例子,多可惜。养生靠细节,茶喝对了,日子才舒坦。
参考资料
陈丹,王姗姗,张洁茹,等.茶多酚健康效应研究进程[J].茶叶科学,2025,45(03)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