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那十几天,伊朗跟以色列打得不可开交,油价直接飙到150美元一桶。
谁知道这场中东大戏,竟然给俄罗斯送了份大礼——沉睡11年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突然活了。
中国这是咋想的?普京到底捡了啥便宜?
作者-山
B-2轰炸机一出动,半个地球都在看热闹,美国这次玩真的,连隐身轰炸机都派上了,6月13日凌晨,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在轰鸣声中化为废墟。200多架以色列战机像发了疯的马蜂,在中东上空嗡嗡作响。
伊朗也不是吃素的,"真实承诺-3"行动一启动,弹道导弹雨点般砸向特拉维夫。以色列的"铁穹"系统忙得团团转,每天光是拦截导弹的成本就烧掉近百亿人民币。这哪是打仗,简直就是在烧钞票。
最要命的是,咱们60%的甲醇进口都指着伊朗。布什尔港的储罐一爆炸,华东那些化工厂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工厂干脆一咬牙停产了事,总比原料断供强。
你想想,霍尔木兹海峡要是真被封了,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运输得断。中国70%的中东石油都得从那儿过,这不是闹着玩的。国际油价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路狂飙到150美元。
特朗普还在一旁煽风点火,让中国去劝伊朗别冲动。这不是明摆着甩锅吗?中国外交部可不惯着,直接回怼:波斯湾的安全是大家的事。
就在大家都为能源安全捏把汗的时候,有人却在偷偷数钱了。
这事儿给中国敲了个警钟:鸡蛋不能都放一个篮子里。中东这块地儿,三天两头闹腾,指着它过日子心里总不踏实。
数据摆在那儿,咱们一年要烧4280亿立方米天然气,年均增长8%。这个胃口,国内产量就能满足一半,剩下的全靠进口。其中1060亿立方米是液化天然气,24%来自卡塔尔这些海湾国家,走的都是海运。
美国军方早就制定了战时封锁马六甲海峡的计划。一旦真动起手来,中国的海上能源通道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光想想都让人心里发毛。
中亚五国这时候就香了,人家既不怕制裁,履约也靠谱,不像某些地方动不动就打仗。就在伊朗以色列打得火热的时候,中国跟中亚五国一口气签了110项合作协议。这算盘打得多精明。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虽然油气储量比不上俄罗斯,但胜在稳定。最关键的是,人家没有大国沙文主义那套毛病,合作起来省心。
看到没?咱们根本不是"离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猪"。选择多着呢,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就在中国四处撒网找新伙伴的当口,普京那边可坐不住了。
俄罗斯现在的日子不好过,欧洲那边的天然气生意基本黄了。乌克兰1月1日一停止续约,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就像被砍了一刀。
普京心里明镜似的:中国现在正愁着分散风险呢,自己手里又有大把天然气,这不是天赐良机吗?"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等了11年,就等这一天。
这条管道可不是闹着玩的。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出发,穿过蒙古国,一年能往中国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德国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最有意思的是蒙古国,之前还扭扭捏捏要高价过路费,跟西方眉来眼去的。这回态度180度大转弯,主动提出2025年第三季度就启动环评。看来谁也不敢小瞧地缘政治的威力。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6月中旬就放话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仍具有现实意义"。这话说得多委婉,其实就是在向中国示好。
伊朗冲突期间,国际能源价格波动让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大国赚得盆满钵满。油价一涨,卢布也跟着硬气起来。普京甚至暂停了驻德黑兰领事服务,把黑海舰队开到波斯湾,摆明了要力挺伊朗。
对普京来说,这条管道一年能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中国,每年几百亿美元的收入就稳了。更重要的是,能跟中国绑得更紧,在国际舞台上腰杆也能挺得更直。
不过话说回来,想要真正握手成功,还有不少现实问题得解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俄在价格上还没谈拢呢。这就像买房子,买家想要固定价,卖家非要跟着市价走。
俄罗斯想把气价跟国际油价绑定,随行就市;中国更希望锁定价格,图个稳当。还有路线问题,是走蒙古国还是直连?中国其实更倾向于直连,少个中间商省心。
更深层的问题是信任。图们江那座桥到现在还横在那儿,说好的出海口通航到现在没动静。2024年普京访华时明确承诺配合朝方谈判,结果呢?一座不到1公里的桥,竟然成了限制东北振兴的"捆龙索"。
海参崴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在1949年以来中国官方地图上,一直存在多个标注中俄文地名的"俄控区"。领土问题容不得半点含糊,这是合作的基础。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烟稀少、物产丰富,非常适合具备"基建狂魔"实力的中国企业开发。可中俄远东经济特区喊了这么久,到现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但地缘政治这盘棋,变数太多。这次中东乱局给了双方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8月底9月初,普京4天访华行程,无疑为双方强化能源合作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未来三到五年,可能就是中俄能源合作的关键窗口期。一旦管道建成,俄罗斯不仅能在经济上翻身,还能在国际舞台上挺直腰杆。而中国也能借此减少对中东能源的依赖,在中美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毕竟在能源这个战场上,抓住机会比什么都重要。
这场中东冲突最大的赢家,可能不是那些拿枪的,而是那些会算账的。普京这次算是捡了个大便宜,但机会窗口不会一直开着。
地缘政治就像股市,涨跌都有周期,真正的高手,是能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保持清醒。中国这次调整能源战略,既是被动应对,也是主动布局。俄罗斯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关键看诚意够不够。
你觉得这次中俄能源合作,会不会真的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一步棋?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