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父亲必须死一个,咋选?女子巧妙解决,从此诞生一成语

古代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子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话语权,女子地位则十分低微。众所周知,古代女子一般都遵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整日待在家中,不能抛头露面。结婚之后更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听从丈夫的安排

不难看出,对古代女子来说,丈夫和父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亲人,那丈夫和父亲究竟谁更重要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女子就陷入了这样的两难境地。一边是生养自己的父亲,一边是将和自己共度余生的丈夫,两人之间必须死一个,她最后是如何抉择的呢?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天下局势千变万化。郑国原本是当时国力最为强盛的国家,但随着齐晋二国联手,令郑国难以招架,随着地盘不断被齐晋两国占领,郑国的实力也逐渐下降,最后逐渐被新的势力所替代。

当时郑国的国公名叫郑厉王,因为郑厉王年少登基,所以他的父亲为他留下了一名辅政大臣,名为祭仲。祭仲此人作为郑国的肱股之臣,门下与许多的大臣追随,在朝堂上可谓是风光无限,无人敢与他作对。他手握郑国朝政大权,渐渐的也变得专横霸道起来。

此时的郑厉公手中并无实权,身边也没有几个可用之人,面对祭仲的专权,他虽然看不惯,但也无计可施。随着郑厉公渐渐长大,他的野心也渐渐压制不住,他迫切地想要清除祭仲一党,将郑国大权收回到自己的手中。

郑厉公思前想后,终于想到了刺杀祭仲的最佳人选,那就是祭仲的女婿雍纠。雍纠虽然是祭仲的女婿,但并未得到祭仲的重用,反而给他安排了一个十分清闲的官职,令雍纠敢怒不敢言。郑厉公也发现了这一微妙的情况,于是将雍纠叫来,想要收买于他。

郑厉公向雍纠承诺,如果他能除掉祭仲,那便让雍纠接替祭仲现在的职位。雍纠听后大喜,当即答应了郑厉公。随后便立刻回到家中,与家中谋士仔细筹谋此事。

就在雍纠与谋士进行谋划之时,他的夫人雍姬正好前来寻找雍纠,恰好听到了他们正在商议如何除掉自己的父亲。雍姬不禁大惊失色,不知该如何是好。令人意外的是,雍纠在得知夫人知道了自己的计划之后,并未将夫人监禁起来,而是任由她跑回了娘家。

回到娘家的雍姬仍旧惊魂未定,母亲当即看出了雍姬的神色不对,于是上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雍姬思索一番后询问母亲:丈夫和父亲必须死一个的话,要如何选择?母亲当即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父亲只有一个,丈夫却可以有许多个,当然是选父亲。

雍姬听后便将雍纠打算刺杀祭仲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大惊,派人将祭仲叫回了家中,将此事告知了祭仲。祭仲听后很是欣慰,他当即邀请雍纠来府中赴宴,然后将计就计,直接来了个瓮中捉鳖,将雍纠直接处死。

可怜雍纠还在做着光宗耀祖的美梦,却不想自己已经被夫人出卖,丢了性命。雍纠死后,在宫中的郑厉公也明白自己的计划暴露,他赶忙逃跑,但仍被前来的祭仲拿下,被他流放他国十几年。在逃亡路上,郑厉公得知雍纠是被雍姬出卖,不由得大骂雍纠实在糊涂。

后来世人将雍纠刺杀祭仲的事情记录了下来,雍姬母亲的那番话也被世人记录了下来。随着历史的传播,到最后演变成为了一个四字成语:人尽可夫。然而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人尽可夫这个词语渐渐成为了批判女性的专用词,意指女性不守妇道。

雍纠刺杀祭仲这件历史事情,对于当时生活在古代的雍姬来讲,无疑是令她两难的选择。由于她从小就被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所影响,对她来说,无论是选择丈夫还是选择父亲,都会让她面临失去亲人的痛苦。

虽然她最后听从母亲的话保全了父亲,但后来的她却不得不面对世人对她的唾弃与责骂,甚至在千年之后被背负上了人尽可夫的罪名,令人感慨,只能说这就是封建社会身为女子的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标签:丈夫   父亲   女子   谋士   封建社会   大权   成语   巧妙   夫人   古代   事情   母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