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功夫鱼
咱们今天要聊的主角是凯普生物,曾经是疫情战场上的“核酸先锋”,一度赚得盆满钵满,好像在那段时间里,它就像个游戏里突然爆发的BOSS,击败了所有小怪,成为了“最强玩家”。
2022年营收56亿,净利润17亿,简直是赚到飞起!可是话说回来疫情红利退潮,凯普生物这辆豪车的引擎就开始熄火了,后续的路走得异常艰难,成了“翻车现场”,说它这一转型阵痛,简直可以拿去拍一部《转型的痛苦》。
凯普生物成立22年,上市以来经历过高潮、低谷、甚至高峰之后的“滑铁卢”,2020-2022年业绩爆炸式增长,大家都说“这是核酸检测行业的未来”,可惜这波热潮一退,凯普生物就发现:原来,我的收入和利润也像过山车一样,刺激完了就掉下去了。
疫情一结束2023年凯普生物的营收就掉了个23%,而净亏损更是扩大到了近9000万!亏损幅度比去年还大了16%!这么下去它的财报简直就是“负能量满满”。除了“疫情红利退潮”,公司还采取了“减员降薪”的策略,想把人员和成本缩减点来救救业绩,但可惜效果像是拔萝卜拔出来一根,结果土里根本没有萝卜。
要知道公司曾经的明星业务HPV检测一度占据80%的营收,结果一遇到集采压价,价格骤降销量还得拼,这个“量换价”模式,虽然听起来像是《吃土少年》里的神操作,但真正做起来公司赚的钱一点也没有“撒网式捕捞”的那味儿了,市场给它的价格几乎是“白菜价”,这真的是“出厂价见底,收入见底”啊。
凯普生物的HPV检测在国内可是有“先知”级的地位,2006年就拿到国内首张HPV检测产品新药证书,多少人对它的HPV技术赞不绝口,但随着各地集采政策的推进,这个“技术先行者”却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
就像是游戏中的“特权玩家”,突然被“平衡性调整”了,这一调整是集采政策来了,价格压得非常低,凯普生物虽然靠着一流技术拿下了大批订单,但收货的并不是想象中的“满满金币”,而是“量多价低”的尴尬境地,最后还得靠大批量的销售来“薄利多销”,可问题是价格再低,市场反应平平,盈利也难见起色。
再说了这个行业的成本可不低,凯普生物还为医药科研园和医院投入了大量资金,眼看着项目“煮熟的鸭子飞了”,而且还是个“亏本生意”,这让原本就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怎么可能像超级马里奥一样突然“跳跃”出来。
凯普生物最近的计划可真是“大手笔”,不惜重金建设凯普医学科学园,预算15.12亿,准备打造生物医学实验室、核酸检测配套设施等,可是这个科学园的进度16.35%,投入的也只有2.43亿元,这就跟你在玩《模拟城市》时,明明预算超高,但工人每天都在“懒散模式”,进度条像是拖延症患者的工作进度一样,缓慢得让人心碎。
更有意思的是凯普生物不止投资科学园,还去搞医院建设了,什么广东康和医院、潮州凯普康和医院一应俱全,想要靠医疗大健康“破局”,但坦白说医院建设也不是买买买那么简单的事。
尤其是潮州的医院,运营起初就亏损,收入远远没达到预期,简直是“花钱如流水,赚钱如龟速”,这就像你买了个“豪宅”,装修完毕了却发现这房子根本没人住租不出去,水电费就得自己掏腰包。
凯普生物还想通过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听着是不是有点“剧情反转”的味道,2023年,凯普生物为了推动科学园建设,居然申请了9亿元的专项贷款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支持这些豪赌性质的项目。
不过话说回来,9亿也只能勉强覆盖总预算的69%,剩下的部分还得靠其他资金支持,难不成它打算从股市上“割韭菜”?
而且再加上公司大规模的应收账款,凯普生物的资金链像是“滑溜溜的冰面”,走一步就容易摔跤,光应收账款的余额就高达19.3亿元,虽然公司已经计提坏账准备9.9亿元,意思是“我认倒霉了”,但这笔账的回收周期和地方财政挂钩,还得等政府到账才能见到现金流。
凯普生物如今面临的局面,简直就是“拼命三郎”,走在转型的路上却似乎总是有点迷失,虽然HPV检测曾是它的“王牌”,但如今价格竞争压得它喘不过气。
新医院和医学园区的投资又让它背负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即便如此公司仍然在努力尝试,但眼下的盈利模式和资金链问题,似乎让它站在了“生死边缘”。
接下来凯普生物能否通过核心项目的推进、稳定资金链、打破低价竞争,找回“超神”的状态,可能就得靠它自己的“转型大招”了,凯普生物就像个打不死的小强,虽然在“转型阵痛”中摔得很惨,但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看它能否最终逆风翻盘。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