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40岁魔咒」,把身体拽回健康状态

原创 顾中一工作室 营养师顾中一

2025年11月9日 22:01 河北


上月回高中母校参加同学聚会,期间做了一场关于抗衰老与营养的交流。今天也把内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1

超重与代谢异常、睡眠不足、慢性压力是影响中年人健康的主要隐患。

2

戒烟限酒、维持健康体重、均衡饮食、规律运动、良好睡眠,是健康延寿的5大关键。

3

最后还有饮食核心策略和实用生活技巧。

我是2005届,当年在学校做了三年的生活委员和卫生委员,还负责过送营养餐。这次回母校,去了大食堂,发现当年我们打饭的窗口现在写着“低脂低糖窗口”,感觉时代真的进步了。

我本科读的营养专业,硕士是公共卫生。记得2005年在四川大学读营养专业时,老教授说:“全中国现在除了北京有30%的人超重以外,其他城市都不用担心。”我当时作为一个北京人,听了还挺惭愧。

但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吗?目前,全国的超重和肥胖率加起来已经超过了50%。这就是过去近20年发生的变化。

后来,我曾在北京营养师协会等机构任职,也在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工作到2017年。孩子出生后,我辞职在家做了两年“奶爸”,开始全职做自媒体。现在,我是一名全平台拥有千万粉丝的营养科普博主。


01

AI时代的营养师价值

随着AI时代的到来,我认为营养师的一部分工作很容易被替代。以前,我们花两三个小时为客户出具一份个性化的营养方案,需要大量沟通和计算;但现在,AI可以更快、更精准地完成这些工作。

那么,我们营养师现在的价值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在于两点:

a. 调整价值观

科学知识和事实逻辑很容易获取,但个人是否愿意改变,以及如何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是需要引导的。

b. 辟谣和科普

自媒体时代谣言泛滥,我的价值之一就是提供简单、直接、靠谱的科学观点。

02

健康生活的五个关键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研究发现,如果能做到以下五件事,人的预期寿命可以延长十几年

不吸烟。

将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24.9之间(计算公式:公斤体重 ÷ 身高的平方米)。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很多中年人发福,就是因为生活状态改变,运动量急剧下降。

避免过量饮酒。

保证均衡的饮食结构。

与不遵循任何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相比,坚持所有这五种低风险生活方式的50岁人群,女性的预期寿命延长了14.0年,男性的预期寿命延长了12.2年

03

中年人面临的健康挑战


超重与代谢问题

目前,全国约一半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比例超过十分之一,这还不包括大量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很多人觉得自己“喝水都胖”,很可能已经是代谢受损的状态。


关注体检报告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要学会看懂自己的体检报告。特别是40岁以后,建议开始做一些结直肠癌筛查。如果吸烟,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筛查也很有必要。早发现、早干预的收益巨大


血脂异常

在北京,20岁以上的男性中超过一半存在血脂异常。这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长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睡眠质量

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常常睡眠不足。建议大家可以利用智能手表等设备监测自己的睡眠。

a. 黄金睡眠时长

每天保证 7小时左右的睡眠,认知状态最佳。

b. 深度睡眠比例

深度睡眠时间大概占到总睡眠时间的10%~25%,需要系统地学习并干预。睡前少喝咖啡和酒。白天一定要多接触自然光,建立良好的睡眠节律。让卧室保持安静、黑暗和凉爽,用舒适的床上用品,减少噪音和光线;睡前尝试做一做深呼吸、冥想、热水浴,不仅可以改善深度睡眠,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c. 睡眠节律

工作日和周末的作息尽量保持一致。紊乱的生物钟对健康影响很大,倒班工作甚至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因素。


精力管理

a. 咖啡因

早上或下午两点前喝,每天不超过两杯(指商业连锁咖啡店的量),可以有效提神且不影响夜间睡眠。

b. 血糖稳定

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时,可能是血糖在下降。此时不建议立即吃东西,可以尝试起身活动十分钟,或者做正念训练,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有助于稳定情绪和血糖。


压力管理

压力会直接影响免疫功能和心血管健康。智能手表的心率变异性(HRV)等指标可以作为一个客观提醒。当设备提示你压力过大时,一定要放下手头的事情,优先照顾自己的身体。

04

核心饮食策略与营养素


健康餐盘

一个理想的餐盘可以分成四份:

蔬菜水果:占一半;
全谷物:占四分之一;
优质蛋白:占四分之一。

大多数人的问题是盐过量,蔬菜水果、全谷物严重不足。尤其是男性,蛋白质摄入通常远超所需,但随之而来的是饱和脂肪摄入超标。


关键营养素

a. 钾和镁

主要来源于蔬菜,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每人每天吃够300~500克蔬菜

b. 膳食纤维

来源于水果、蔬菜、坚果和全谷物,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c. 抗氧化物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口服抗氧化补充剂能预防慢性病。最好的来源依然是天然的、色彩丰富的植物性食物:

红色食物:番茄、西瓜(富含番茄红素)。

橙黄色食物:胡萝卜、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

绿色及蓝紫色食物:同样富含各类营养素,要保证摄入。

d. 铁

对于有生理期的女性,缺铁性贫血风险较高,建议适当摄入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而男性则容易铁过量,需注意。

e. 钙与维生素D

每天一包牛奶加一杯酸奶,再配合足量的蔬菜,钙摄入基本就足够了,无需额外补充。深绿色蔬菜(如油菜、西兰花)、卤水或石膏豆腐也是很好的钙来源。

维生素D:北方地区冬季日照不足,维生素D缺乏非常普遍(约70%)。国内的乳制品大多未强化维生素D,因此建议在秋冬季节额外补充,每天2000国际单位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量。

肌肉是关键:对我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比补钙更重要的是锻炼肌肉。随着年龄增长和激素水平变化,肌肉会加速流失,导致行动能力下降、基础代谢降低。趁50岁之前,一定要坚持每周至少两次的力量训练


优质蛋白质来源

鸡胸肉: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含量高。

鱼类:三文鱼、秋刀鱼、鲈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减轻身体炎症。建议一周吃两次。

酸奶、豆制品、鸡蛋:都是很好的选择。鸡蛋营养价值高,但胆固醇含量也高,建议每天吃一个即可。


严格控糖

这是营养学界最有共识的建议之一。这里的“糖”指的是添加糖(如蔗糖、果葡糖浆),而不是天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过量摄入添加糖会显著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皮肤问题的风险。

另外,虽然代糖在短期内对血糖和胰岛素影响较小,但长期研究发现,它可能对代谢和肠道菌群有负面影响。最好的选择是改变口味,习惯无糖饮品,例如冰镇苏打水。


B族维生素

如果只吃一种维生素,我推荐维生素D;如果再选一个,我推荐B族维生素。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粗粮、坚果、豆制品摄入偏少,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它非常安全,水溶性的特点使其过量摄入的部分会随尿液排出,就像《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说的,最多变成“昂贵的尿液”。

05

生活中的实用技巧


外卖点餐攻略

优先保证蛋白质:午餐外卖的蔬菜为了口感往往高油高盐,这部分可以在家补充。因此,点外卖时优先选择高蛋白的食物,以保证下午的精力。

选择轻食/减脂餐:注意,市面上的轻食餐虽然蛋白质充足,但为了防止顾客因“吃不饱”给差评,实际热量可能远超标注。

善用“少油少盐”选项

参考标准化快餐:可以体验一下麦当劳的“500大卡套餐”,了解500大卡到底是多少食物。这对于正确评估食量、控制热量很有帮助。


办公室午餐/备餐

自制三明治:全麦面包 + 煮鸡蛋 + 熟鸡肉 + 酸奶/油醋汁调味。

蔬菜沙拉:搭配水煮蛋和无糖酸奶。

提前备餐:周末将一周的午餐分装好冷冻,虽然会损失部分营养,但相比高油高盐的外卖,仍然是相对更健康的选择。


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

除了每周计划性的锻炼,“非运动性热消耗(NEAT)”同样重要

每天多次进行7分钟的锻炼,效果显著。

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

用小水杯喝水,增加去接水的走动次数。

用爬楼梯代替一部分电梯。

打电话时可以边走边说。哪怕每天只是快走一分钟,对心肺功能都有好处。


关于饮酒和补充剂

没有任何安全的饮酒量,不推荐饮酒。如果无法避免,请在饮酒前先吃一些蔬菜和高蛋白食物,以减缓酒精吸收。

补充剂总结

推荐维生素D

看情况选择鱼油(如果每周吃鱼少于两次)、钙剂(如果日常饮食确实无法满足)、益生菌(仅在肠道菌群失调,如腹泻或使用抗生素后,需选择特定菌株)。

不推荐:各类号称“抗衰老”的新概念产品,大多证据不足,不要当“小白鼠”。

06

总结

健康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可持续维护的系统工程,也是每个人最具回报的投资。最后总结一下:


1

80/20原则:80%的时间坚持健康饮食,偶尔20%的放纵也无妨。

2

关注正反馈:记录自己的健康行为和身体变化,给自己积极的鼓励。

3

稳定血糖:注意每餐的搭配,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引发的焦虑和情绪性进食。

4

规律进餐:理想状态是早餐吃好,晚餐少吃,并让进餐时间与白天的自然节律保持一致。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有需要,可以去医院挂一个营养科,让专业医生根据你的情况给出具体建议。

参考资料:

[1] Li Y, et al. Impact of Healthy Lifestyle Factors on Life Expectancies in the US Population. Circulation. 2018 Jul 24;138(4):345-355.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7.032047

[2] 国家卫健委.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

[4]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ealthy-diet

[5] https://www.iarc.who.int/news-events/iarc-monographs-volume-124-night-shift-work/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养生   身体   状态   健康   维生素   营养   建议   睡眠   食物   血糖   蔬菜   蛋白质   营养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