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很平常的一天,刘思齐找到毛主席,坦言自己要再婚。
听到刘思齐决定要结婚的消息,毛主席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喜笑颜开,直言:“好,结婚好,就是要结婚。”
自己的儿媳妇要结婚,主席不反对,反而很是支持,这到底是为何?
刘思齐决定要再婚的这个人是谁?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
刘思齐是在周围人的叙述里,得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一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为自身权益,美国政府决定对朝鲜实施武装干涉,并跨过了三八线。
在朝鲜向我国发出求助之际,本不想干涉他国内政的毛主席,考虑到日后朝鲜战局不利时,定会将流亡政府建在中国东北。
届时,美国定会趁机闯入东北,对东北发起攻击。
再者,彼时美军还借机出兵朝鲜的机会,已在台湾地区派出了兵舰。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郑重思索后,毛主席力排大多数人不建意出兵援朝的提议,最终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护我国领土完整。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正式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而彼时随同志愿军一起入朝的,还有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原来,毛主席决定出兵援朝后,毛岸英便主动找上主席,直言自己想去朝鲜,为国家建设添一份力。
此时,毛岸英和妻子刘思齐刚结婚不过一年。
刘思齐依依不舍地送别了毛岸英,静待着他归来。
殊不知,前路难测。
入朝后,毛岸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
朝鲜战场上的环境远比众人想象中恶劣。
朝鲜极寒,而战士们因入朝紧急,物资准备不足,大多穿的还是入朝时的一件单衣。
众人手脚被冻得没知觉,乃至被冻掉是经常的事。
环境自然是苦的,奈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责任大过天,环境再艰苦,战士们始终没有怨言。
只是在彭德怀总司令的指挥下,一次次向美军发起着攻击。
得益于彭老总指挥有力,战士们英勇无畏,我军数次攻击都取得了大捷。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会一直这么进行下去的时候,1950年11月25日上午,一阵刺耳的轰隆声打破了后续的一切。
当天上午,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处,我军战士们正在认真准备后续战斗事宜。
倏然间,一阵刺耳的轰隆声响起。
当众人反应过来时,美军四架野马式战斗轰炸机已朝着司令部飞了过来。
即便上级发出的撤退命令再快,奈何,一切都来不及了。
众人还没来得及撤退,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已朝着司令部投了下来。
司令部顿时一片火海。
彼时正在紧张工作,没来得及急速撤退的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
得知此噩耗的彭老总心痛欲裂,平复了下情绪后,忍痛将这一消息告知给了国内的毛主席。
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毛主席几近失神,呆站着,久久没有说话。
“打仗就会有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牺牲了这么多,岸英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把他当成一件大事。”
话毕,毛主席缓缓转过身,周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心痛之余,毛主席倏然想到了一个人,刘思齐,毛岸英的新婚妻子。
此时,刘思齐还不知道毛岸英已经牺牲的消息。
而彼时距离二人1949年10月15日结婚,也不过才一年的时间。
刘思齐和毛岸英志趣相投,感情甚笃。
临行前,刘思齐千叮咛万嘱咐毛岸英,在外期间一定要保障自身安全,而后平安归来。
不想,这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考虑到刘思齐年龄还小,再加上二人新婚不久,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
悲痛之余,毛主席决定先瞒着刘思齐,之后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告诉她。
期间每每刘思齐向毛主席打听毛岸英的消息,主席不是不言语,就是打马虎眼。
刘思齐心中虽很是困惑,但终也没有多想。
直到三年后。
三年后,意识到事情不能再继续瞒下去,为给刘思齐一个交代,毛主席主动将毛岸英已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的消息告诉给了刘思齐。
突如其来的噩耗击得刘思齐愕然失措,因太过悲痛,刘思齐大脑瞬时一片空白,而后崩溃大哭了起来。
打仗是会有牺牲,但人又总是会抱有侥幸心理。
她不想往坏处想,也不敢想。
但当今,她是不能接受,也只得接受了。
毛岸英牺牲,毛主席又何尝不悲痛,为避免再勾起毛主席的伤心,刘思齐强压下自己的悲痛,缓缓走出了房间。
巨大的悲痛犹如一颗巨石一样,始终压在刘思齐心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在之后的时间里,刘思齐时常沉浸在失去毛岸英的痛苦里,整日以泪洗面,意志消沉,形如枯槁。
意识到事情不能再继续这么下去,为让刘思齐尽快走出悲痛,毛主席决定将其送到国外,让她换个环境生活。
本想拒绝的刘思齐念及毛主席的苦心,心中虽颇为不愿,但终也没有多说什么,数日后,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路程。
在莫斯科,刘思齐刻苦钻研,整日用忙碌来打发悲伤。
几年后,刘思齐学成归国。
回国后,一见到毛主席,刘思齐便泪如雨下,抱着主席,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在莫斯科的日子,除了繁重的学业能让她忘记疼痛外,主席经常给刘思齐寄的信件也给了她很多安慰。
信件里,毛主席会耐心询问刘思齐的学业进度,关心她的身体状况。
刘思齐感激毛主席的耐心相待,在她心里,她早已将其当成了自己的父亲,而毛主席则也早已将其视为了他的女儿。
殊不知,再好的父女关系,也终有发生争执的时候。
自毛岸英去世后,刘思齐便再没接触过其他人。
为刘思齐的后半生考虑,毛主席希望她能慎重考虑一番,早日再寻得一个良人,和其共度余生。
但每每谈到这件事,刘思齐不是笑而不语,就是含糊其辞。
毛主席感激刘思齐一直心系毛岸英,但事情已经发生,活着的人一直往前走才是最重要的。
奈何,刘思齐太过固执。
直到1959年。
1959年,得益于时机成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刘思齐得以进入朝鲜,数日跋涉,来到了她心心念念数年的毛岸英的墓前。
一见到毛岸英的墓碑,压抑了数年的情绪犹如决堤之水倾泻而出,刘思齐抱着了毛岸英的墓碑,不禁失声痛哭。
九年了,她终于再见到他了。
或是因着这次机遇,刘思齐逐渐放下了自己的心结。
之后再当毛主席提及让她再婚的事时,刘思齐再没反对过。
之后在毛主席的牵线下,刘思齐认识了一个名叫杨茂之的年轻人。
杨茂之,31岁,河北唐山人,样貌堂堂,品行端正,任职于空军航空学院。
相互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刘思齐钦佩于杨茂之有胆有识,责任心重。
而杨茂之则也被刘思齐的坚韧,有情有义所感动。
顺理成章地,在毛主席的见证下,1962年,二人喜结连理,结为了夫妇。
婚后,刘思齐为杨茂之生下了两子两女,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好不幸福美满。
平日里,刘思齐也会经常带着几个孩子去看望毛主席。
每每这时,屋子里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毛主席则会乐呵呵地看着孩子们,逗他们玩。
没有毛主席,也便没有今日的我,每每回忆起当年的那段岁月,刘思齐便感慨万千。
诚然如是,人心换人心,在巨大的时代车轮下,没有人是幸运儿。
无论发生什么事,认定方向,秉持好初心,一直努力向前走或许才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资料:
1.刘思齐和毛岸英的情缘——《新闻世界》 2006年第8期58-60,共3页
2.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牺牲纪实——《文史天地》 1995年第3期4-6,共3页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