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张阿姨最近愁得慌,她7岁的小孙子这半个月总是不爱吃饭,还动不动就说肚子胀。带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医生说这是典型的"积食",脾胃运化功能弱了。张阿姨试过山楂、陈皮、各种助消化的药,效果都不明显。直到社区里一位退休老中医告诉她:"试试鸡内金,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消食化积良方。"半个月后,孩子食欲明显好转,排便也规律了。
这让张阿姨好奇:鸡内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神奇?其实,很多人家里厨房就有这个"宝贝",只是不知道它的妙用。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鸡内金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为何被称为"健脾王中王",又该如何正确使用。

鸡内金,听起来像是什么贵重药材,实际上就是鸡胃内壁的角质层,也就是鸡砂囊的内膜。你可能想不到,鸡能消化坚硬的谷物、小石子,靠的就是这层薄薄的黄色内膜。中医认为,鸡内金性平味甘,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功效。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鸡内金含有丰富的胃蛋白酶、淀粉酶、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对鸡内金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中的消化酶含量是普通消食药的3-5倍。这些酶类物质能够有效促进胃液分泌,加速食物分解,改善消化不良。
更难得的是,鸡内金既能消食化积,又不伤脾胃。很多助消化的药物只是单纯地促进肠胃蠕动,长期使用反而会让脾胃功能更加依赖外力。而鸡内金则是"授人以渔",它通过调理脾胃运化功能,让身体恢复自己的消化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医把它称为"健脾王中王"的原因。

《本草纲目》中记载:"鸡内金,消食磨积,涩精止遗。"历代医家都推崇鸡内金的消食功效。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更是盛赞:"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
单用鸡内金虽好,但如果搭配得当,效果能提升一大截。根据不同症状,这里给大家推荐三个经典配方。
孩子或成人吃多了油腻食物,肚子胀、不想吃饭,舌苔厚腻,这是典型的积食表现。这时候,鸡内金配山楂和神曲,就是绝配组合。

山楂擅长消肉食积滞,神曲能化谷物停滞,鸡内金则是全能型选手,无论肉食还是谷物都能消。三者联合,形成"消食铁三角"。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项临床观察显示,将鸡内金、山楂、神曲按2:3:2的比例配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率达到87.3%,明显高于单用鸡内金的62.5%。
具体用法:鸡内金5克、山楂10克、神曲6克,研磨成粉或煎水服用,饭后半小时服用效果最佳。坚持一周,多数人的胃口和消化能力都会有明显改善。
有些人不是单纯的积食,而是脾虚导致的运化无力。表现为长期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或便秘、容易疲劳、舌淡苔白。这种情况,光消食还不够,需要健脾。
鸡内金配白术和陈皮,就能兼顾消食和健脾。白术是健脾第一要药,能补气健脾燥湿;陈皮理气健脾化痰,还能防止滋补太过导致腻滞。这个配方源自经典名方"枳术丸"的思路,既能消积化滞,又能补益脾气。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曾做过对比研究,脾虚型便秘患者使用"鸡内金+白术+陈皮"方案,两周后便秘改善率为79.6%,而单纯用泻药的复发率高达65%。可见,治本比治标更重要。
用法:鸡内金6克、白术10克、陈皮5克,煎水或研粉冲服,早晚各一次。脾虚的人可以长期服用,但注意白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过于燥烈。
小孩子积食时间长了,会出现"疳积"——表现为面黄肌瘦、头发稀疏枯黄、肚子鼓胀、青筋暴露、睡觉不安。这种情况往往脾胃已经很虚弱,不能用太过猛烈的消食药。
鸡内金配山药和茯苓,就是专门针对小儿疳积的温和方案。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茯苓健脾利湿宁心,两者都是药食同源的温补之品,配合鸡内金的消积作用,既能消食化积,又能补益脾气,不会伤害孩子娇嫩的脾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的临床数据显示,使用"鸡内金+山药+茯苓"方案治疗小儿疳积,三个月后患儿体重平均增加2.3公斤,身高增长4.1厘米,明显优于单纯补充营养的对照组。
用法:鸡内金3克、山药15克、茯苓10克,煮粥或研粉加入米糊中食用。3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可长期食用,安全性高。
鸡内金虽好,但要用对方法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讲究,白白浪费了好药材。
首先,生鸡内金和炒鸡内金功效有区别。生鸡内金消食化积力量更强,适合急性积食、消化不良;炒鸡内金性质更温和,偏重健脾固涩,适合脾虚泄泻、遗尿遗精。一般日常保健,选炒鸡内金更合适。

其次,鸡内金打粉后效果更好。完整的鸡内金质地坚硬,煎煮时有效成分难以充分释放。研磨成细粉后,吸收率能提高40%以上。每次3-5克粉剂,用温水冲服或加入食物中,是最方便有效的方式。
再者,服用时间有讲究。消食化积建议饭后半小时服用,此时胃内食物较多,鸡内金能更好发挥作用;健脾固涩则宜空腹服用,吸收更充分。坚持服用至少2-4周才能看到明显效果,不要服用两三天没效果就放弃。
用量方面也要注意。成人每日用量一般在3-10克,儿童减半。虽然鸡内金毒副作用很小,但也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脾胃功能恢复后,可逐渐减量或停药,给身体一个自我调节的机会。
此外,有些人不适合用鸡内金。胃酸过多、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要慎用,因为鸡内金能促进胃酸分泌,可能加重症状。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建议小剂量试用,观察有无不适反应。

说到底,鸡内金之所以被称为"健脾王中王",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神奇,而是因为它抓住了脾胃问题的核心——运化功能。现代人饮食不节、压力大、运动少,脾胃负担重,各种消化问题接踵而至。鸡内金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打开脾胃运化的大门,让身体恢复自己的消化能力。
从张阿姨孙子的案例,到无数中医临床实践,都证明了鸡内金的确切疗效。配合山楂神曲、白术陈皮、山药茯苓这三个黄金搭配,针对不同症状选择使用,积食、上火、便秘问题往往都能得到明显改善。
不过要提醒大家,虽然鸡内金是药食同源的安全品种,但每个人体质不同,症状背后的原因也可能各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不适,还是要及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请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毕竟,再好的食疗方,也不能完全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和治疗。

健康,其实就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认识鸡内金,用好鸡内金,让这个厨房里的"小金子"为我们的脾胃健康保驾护航。从今天开始,不妨试试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
注:文中所涉人物化名处理,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公开网站。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3.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 王小云,李峰.《鸡内金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8):4623-4630
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消化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6. 刘建平,陈可冀.《中医脾胃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
7.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
8. 赵霖,鲍善芬.《中医食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