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国家新出台了一项普惠性的福利政策,即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免除学前一年的保育教育费。国新办介绍,2025年9月开学的公办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将不用再交这笔费用,民办幼儿园也将按照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做相应减免。这笔费用,改由国家财政支出,目前财政部已在加紧安排这笔补助资金。
通俗一点说,继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国家又出手帮你养娃了!虽然目前只针对大班小朋友,但国新办明确表示,这是在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小班、中班的免费,有望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每个月省下了几百块钱,但对一个国家来说,这却是福利制度又一个里程碑事件。
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中国提升国民素质的巨大意义,是有目共睹的。“文盲”“半文盲”这些词汇,从此成为了历史的尘埃。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福利制度也正在从“补缺型”向“发展型”转型。传统福利多聚焦于扶贫济困,而学前免费政策则着眼于全社会的发展需求,践行城乡教育起点公平的国家责任,让全民看到国家对于长远未来的重视程度。正如医保全民覆盖确立了“病有所医”的公民权利,这项政策实质上是将“幼有所育”纳入国家保障体系。
我们也想起了上个月底国家刚刚发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明确,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
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的当下,这一系列针对婴儿、幼儿园儿童的政策,正和九年制义务教育一起,将国家针对未成年人的福利政策拼图构建得更为完整。
当然,也有家长担心,保育教育费的免除会不会降低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对此,国家也有明确解读:免除的费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拨付给学校,确保“免费不降质量”。
普惠性福利建设如同修筑万里长城,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像医保改革曾遭遇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困境,学前免费同样面临资源配置的挑战,但如今,每一位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医保制度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保障,相信学前免费政策也将给千万中国家庭带来切实的改变。
有观点认为,国家只是在出手鼓励生育,以扭转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和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是,当完整福利体系构建完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千万家庭的生育意愿回升,更是一个国家文明高度的真实刻度,因为它将标志着我们国家发展理念的历史性跨越——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与质量并重,从碎片化保障迈向系统性普惠。
这项政策所蕴含的制度价值,远超其经济意义本身。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