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被踢出局?LME停单、美国联盟,却忘了中国是最大“买家”

最近全球金属市场闹得挺凶,伦敦金属交易所突然来这么一手,从11月10号开始,直接停掉所有非美元的金属期权交易,包括人民币计价的那些。

表面上看是流动性不够,交易量上不去,可这事儿搁谁身上都觉得蹊跷。偏偏这个时候,美国那边又拉着G7国家搞了个关键矿产生产联盟,号称要建25个项目,投资好几百亿刀子,目标直指稀土、锂这些玩意儿。美联储12月1号还得结束量化紧缩,转头印钱救市。

这三件事凑一块儿,明显是冲着美元定价权去的。可他们好像忘了,中国才是这个市场的头号玩家,每年吞下全球一半以上的金属货源,这买家当家做主,谁还稀罕你们的圈子游戏?

说实话,这波操作听着像老美在金融牌桌上急了眼。过去石油美元体系管用,现在新能源时代来了,关键矿产成了新宠,他们就想复制那套路子,把定价权死死攥在美元手里。LME停单这事儿,按官方说法是期权交易太冷清,没人感兴趣。

可数据摆在那儿,2025年上半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人民币铜期权日成交量已经冲到48.2万手,比年初的35.7万手涨了不少。这流动性差的帽子扣得有点勉强。

更别提LME本身是香港交易所的全资子公司,这自家兄弟场子突然关门,背后逻辑总觉得不对劲。全球金属贸易,本来就越来越看买方脸色,中国进口铁矿石一年超12亿吨,铜精矿200多万吨,占世界需求的半壁江山。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现在30%以上都用人民币结算了,这不是买家在发声吗?美国联盟拉帮结派,短期能稳住供应链,可长远看,忽略最大消费者的感受,就跟建了个没人光顾的俱乐部似的,自娱自乐。

交易所停单背后的美元焦虑

LME这停单决定来得突然,11月3号内部会议就定调了,10号正式执行。公告里写得清楚,非美元期权交易从那天起全线暂停,包括欧元、日元和人民币品种。理由是这些合约交易量低,维持成本高,不划算。听起来合情合理,可细抠数据就露馅了。

2024年全年,LME的美元金属期货还占主流,但人民币计价的部分在亚洲客户中越来越吃香,尤其是铜、铝这些大宗商品。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5年金属期货总成交额破数万亿人民币,铜期权手数翻倍增长。这边热火朝天,那边却说冷清?明显是选择性失明。

这事儿得放宽了看,美国金融体系正面临多重压力。美联储从2022年开始的量化紧缩,到12月1号就得画句号。鲍威尔在10月29号的新闻会上直言,经济增速放缓,就业数据凉凉,储备账户空虚,不印钱根本扛不住。华尔街和硅谷裁员潮一来,10多万人丢饭碗,政府关门风险又冒头。

印钞这招老套路,用来转嫁危机,全球商品价格一涨,美元就多赚一笔。可金属市场不一样,现在是买方市场,中国消费钢材占全球49%,前三季度虽降了5.7%到6.49亿吨,但总量还是压倒性领先。铜需求预计2025年占全球52%,达2700万吨。

LME停单,等于在关键时刻卡脖子,想逼交易回美元轨道。结果呢?亚洲交易员直接转战上海,香港和迪拜的离岸市场顺势接盘。LME母公司港交所也没闲着,快速协调转移,人民币金属交易非但没凉,反而形成境内加离岸的双轨网,更灵活了。

说白了,这停单是美元霸权的应急补丁。过去靠石油绑定,现在想用矿产复制,可时代变了。全球供应链碎片化,中国不光是消费大户,还是加工巨头,稀土占80%份额。

联盟再小圈子,也得面对现实订单。美联储印钱一出,金属价格短期上冲,可人民币结算企业聪明着呢,转上海平台避险,汇率波动风险小多了。LME这步棋,短期堵了口子,长远却推了把火,让人民币国际化多条腿走路。

华盛顿拉团的矿产围堵战

转头看美国那边,10月30号G7能源部长会议在渥太华开锣,31号就甩出关键矿产生产联盟的大招。加拿大牵头,首批26个项目,覆盖铜、锂、稀土开发,总投资超500亿美元。

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全跟进,目标是建平行供应链,绕开中国主导的加工环节。耶伦在会上强调,排除非盟友来源,确保美元结算通道。听起来雄心勃勃,可这联盟本质上是防御姿态。中国稀土加工占全球八成,锂电池链条也牢牢握着,他们急了眼,想用投资撬开新矿。

数据支持这焦虑。202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上半年降3%到5.92亿吨,钢消费虽下滑,但仍是全球老大。联盟项目多在北美和印太,加拿大独揽6个,瞄准电动车和半导体材料。

可问题来了,这些新矿投产周期长,短期供不应求。中国需求一拉,价格就得跟着走。澳大利亚铁矿石30%人民币结算就是例子,卖家为了生意,只能让步。

G7行动计划从6月就铺路,9月芝加哥会议上美国主持,敲定标准市场路线。可现实是,全球矿产贸易越来越多元,金砖国家矿产大国多,南非巴西都盯着合作机会。12月里约热内卢峰会,中国提案用人民币买锂钴,几个矿业部长当场点头,首批协议落地。

这围堵战听着严阵以待,可漏了关键一环:买家主导权。中国不是被动挨打,而是借势破局。上海期货影响力扩展,一带一路沿线订单用人民币清算,迪拜市场辐射中东非洲。

联盟投资虽大,但执行起来磕磕绊绊,环保审批、地缘风险一堆。美联储宽松一推,美元流动性泛滥,金属价格波动加剧,非美元平台反倒成避风港。华盛顿这团拉得紧,实际效果得打问号。全球市场用脚投票,谁稳定谁方便,谁就赢。

东方订单洪流的反击逻辑

中国这边,反应快准狠。LME停单刚落地,上海期货在11月11号就扩容铜铝期权,交易量立马补位。2025年SHFE金属期货占全球基础金属60%,铜日成交48万手不是吹的。

企业结算转向人民币,规避美元印钞带来的通胀风险。铁矿石协议续签,澳大利亚经理盖章时估计也纠结,但生意场上,最大买家的话语权摆在那儿。

2026年执行审查已定,这网络越织越大。新兴市场转向双轨,美元份额稳60%,但非美元期权全球占比升25%。LME大厅虽美元独奏,亚洲客户流失严重。

长远看,这博弈是定价权的拉锯。中国消费规模如锚,定住海域。联盟铁网有缝,订单洪流冲刷。人民币不取代谁,给市场多选择,公平合理。全球金融早不是一家独大,美国老套路打新BOSS,水土不服。市场规律摆着,顺势者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财经   美国   买家   人民币   联盟   美元   中国   全球   金属   期权   市场   矿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