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暑假啦!
每年暑假既是孩子玩得最快乐的时候
也是各种危险易发高发期
中暑、溺水、车祸、欺凌、
电诈、性侵、火灾……
孩子们的暑期安全如何保障?
这些安全知识
家长和孩子们都要牢记!
广大家长应切实承担起
监护人责任和家庭教育责任
切实做到“六个管好”
“七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
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
会基本的应急自护、自救方法。
如果想要游泳,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安全正规有救生员值岗或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场所游泳。
步行守规则: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 不在机动车出入口、马路边、地下停车场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
骑行须谨慎:未满12岁不骑行自行车,未满16岁不骑行电动自行车,未满十八岁、未取得驾驶证均不准驾驶机动车辆。
乘车要文明:乘车系好安全带(或佩戴头盔),先观察,右侧下车;不搭乘有安全风险的车辆。
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管理好自己的言行和情绪,不惹事生非、不意气用事,不拉帮结派、不打击斗殴。
学会自我保护:不与他人斗嘴约架,外出尽量结伴而行,或者请家长接送,不去偏僻的地方,减少施暴者实施欺凌的机会。
学会及时求助:如果不幸遭到欺凌,要借助环境、想方设法尽快摆脱困境,并及时告诉老师、家长或报警。
知晓法律后果:如果自己违法违规的行为,对被欺凌者造成的伤害较严重,将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而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今后择业有很多是会被限制的。
十不一要:
陌生人员不搭讪,小恩小惠不能要,
陌生车辆不搭乘,不良青年不接触,
私密空间不独处,隐私部位不许碰,
淫秽信息不浏览,娱乐场所不进入,
遵规守纪不早恋,陌生网友不见面。
如果你感觉已经、正在或即将遭受侵害,要勇敢的向家人、老师求助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切记不要穿着暴露、不独自前往偏僻场所玩耍、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饮料或邀约,拒绝他人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防止熟人作案。如遇侵害,想办法尽快摆脱困境,大声呼救并及时告诉家人、报警,同时尽可能记住对方称呼、联系方式及样貌特征,保留好相关证据。
学生被骗高发案件类型:
游戏诈骗:以免费送皮肤、装备、手机为诱饵,谎称操作失误致账户冻结,恐吓孩子用家长手机转账。
追星诈骗:通过加粉丝群领福利、看明星隐私照吸引孩子,以发违禁词、账号冻结等理由恐吓转账。
冒充公安诈骗:骗子假扮警察,以涉案调查为由,诱骗孩子下载诈骗 APP 并开启屏幕共享,转走银行卡资金。
兼职刷单诈骗:以暑期配音、手工兼职为幌子,让孩子垫钱做任务,先给小额返利,后以操作错误为由诱骗大额充值。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凡是网上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投资理财有内幕、稳赚不赔的都是诈骗,
凡是说网贷无抵押、低利率但要先垫钱的都是诈骗,
凡是网上交友诱导投资的都是诈骗,
凡是冒充淘宝客服退款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把资金转入 “安全账户” 的都是诈骗,
凡是冒充熟人领导,不见面就借钱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抖音客服说会自动扣费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指导资金操作的都是诈骗,
反诈中心温馨提醒:套路千千万,防骗靠自身,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坚决做到骗子的话不听、不信,最重要的是不转钱!
1、不要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器,不让家用电器“带病”工作,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定期查看家中电线是否老化、破损,家庭电闸保险是否正常工作。
2、在家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养成“随手关火”、“随手关气”、“出门断电”、“不堆杂物”等良好的消防习惯。
3、使用蚊香等驱蚊产品时,应远离床单、窗帘等易燃物。不在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楼道不要堆放物品,防止堵塞安全通道。
4、在户外野营烧烤时,家长要仔细检查烧烤架稳固,远离帐篷、树木,全程看管火源;学生勿触碰烧烤架,远离点火酒精、炭火。
5、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1、合理安排行程。暑期出游合理规划行程,科学配置各个景点游览顺序和停留时间,同时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出行政策、天气预报、交通信息,防止极端天气或人流堵塞影响出行。
2、做好安全防护。未成年人外出旅游时需由监护人全程陪同前往,提前了解行程和游玩项目安全指南,乘坐安全可靠交通工具,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谨防中暑,确保人身安全。
3、量力选择项目。根据个人年龄、健康等状况,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探险等高风险项目,漂流、溯溪、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海边游玩严格遵守安全防线,防止溺水。
4、避开危险地域。不参加“驴游”或探险游,不去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旅游,不到危险地点游玩。不要因猎奇心理去未经开发的瀑布、山涧、山路等野景区。
5、谨防意外发生。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如遇突发事件,听从指挥,冷静应对。
1、家长要与孩子约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长,有效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预防沉迷上瘾。
2、家长要随时掌握孩子的上网动态,引导孩子不刷“抖音”、不玩“快手”、“陌陌”、“小红书”等社交软件,少玩、不玩网络游戏,防止上瘾沉迷。
3、学生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不参与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防范网络诈骗。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4、不实施网络欺凌、网络暴力,不玩暴力、色情等有害于身心健康网络游戏。
5、慎交网友,慎见网友,以免上当受骗或被侵害。
学生心安贴士:
规律生活:作息、运动要规律,远离暴力不骂战。
管理情绪:运动绘画音乐解压,多和朋友家人聊。
远离危险:不碰刀具、药物等,身心异常寻帮助。
出现失眠、拒食或有伤害念头,请立即求助(就医/心理热线:0731-83333155)
家长关爱提示:
好好说话:少指责,多倾听,每日留点专属聊天时间。
排查隐患:锁好危险品,留意孩子情绪行为变化。
及时介入: 孩子情绪低落或言语极端,立即联系老师或就医!
1、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2、不去网吧、KTV、酒吧、宾馆、酒店、自助棋牌室、自助台球室、私人影院、剧本杀、密室逃脱、游戏厅等法律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或不宜进入的场所。
3、多结交一些益友,远离不良人群,不接触不良社会青年,不要让“哥们儿义气”毁了自己。
4、不私自外出、不夜不归宿,不以强欺弱、不寻衅滋事,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吸毒,不窃劫财物、不敲诈勒索,不携带管制刀具、不危害他人安全,不沾染恶习、不违法犯罪。
请每位家长主动承担起养育责任,
让孩子们在爱中成长!
愿所有同学们
假期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健康成长!
来源:安保科
编辑:黄姗姗
一审:黄姗姗 二审:潘志强 三审:鲁国荣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