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一通从美国打往布鲁塞尔的电话搅动了整个欧盟高层。电话那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开门见山地提出一个震惊全场的要求:欧盟必须率先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美国愿意“随后跟进”。而被列入同一“制裁清单”的,还有印度。这一提议立刻让会场陷入沉默。
特朗普的理由看起来很“直接”——想用经济手段掐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逼迫普京回到谈判桌。但他同时又加了个“前提”:美国不能先动,欧盟必须先动。问题来了:欧盟真会听特朗普的号令,对中国下狠手吗?特朗普这波操作,到底是为了对俄施压,还是另有所图?
消息传出后,欧洲各国神情复杂。德国、法国等大国一边在准备对俄第19轮制裁,一边却悄悄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葡萄牙总理刚访华回国,英国也重启了搁置七年的中英经贸联委会,德国更是公开表示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他们口头没拒绝特朗普,但行动早已说明立场。
特朗普的算盘其实不难猜。他想借加税之名,转移外界对他“亲俄”的质疑。美媒曾披露,特朗普多次与普京通话后,俄军反而加强对乌空袭。他面子挂不住,急需一场“强硬表演”,好巩固共和党内的地位,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造势。
更重要的是,他想让欧盟冲在前头扛责任,自己坐收渔利。如果欧盟真对中国加税,中国的商品价格上涨,欧洲消费者买不起电动车、光伏板和机械设备,美国制造业便能趁机填补市场空缺。这就是典型的“借刀杀人”。
8月,美国已对印度动手。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美国直接将对印度的出口关税从25%提高到50%。印度不买账,公开批评这一做法“不公平”,并威胁重新评估对美出口。数据也证明,这套“关税战术”根本没打疼印度,反而扰乱了全球能源市场。
特朗普把中国也列入“目标名单”。所谓“二级关税”,表面上是对购买俄油的国家施压,实则是打着对俄制裁的旗号,借机敲打中印两个新兴经济体。但问题是,美国自己对中国并未真正动手,反而想让欧盟带头。
欧盟内部对此极为警惕。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仍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如果贸然对中印加税,不仅自身能源成本飙升,还会引发中国的反制。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比利时巧克力……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市场。
欧盟的犹豫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27个成员国要达成一致几乎不可能。德法担心经济受损,匈牙利、斯洛伐克高度依赖俄能源,波兰虽强硬,但仅靠东欧力量远远不够。
特朗普的“联合行动”套路早已被欧洲识破。这不是第一次他让欧洲当“挡箭牌”。在北约军费、难民政策、能源安全上一再要求欧洲先行,美国再看情况“决定是否支持”。这一次,不过是换了张“关税牌”。
中国方面早已有所准备。8月,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态:中方坚决反对任何非法的单边制裁,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背后意思很明确:谁敢动手,中国绝不坐视。
要知道中国的反制手段并不少。从精准打击对方关键选区商品,到通过世贸组织维权,再到扩大与中东、非洲、拉美的能源合作,中国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稳定供应链”。对外部的压力,中国不会怕,更不会让步。
特朗普的背后还有一个现实困境:美国国内也有阻力。他所依赖的“国家紧急权力”正被美国最高法院审查,一旦被判滥权,这些关税政策可能面临取消甚至赔偿。如果连美国国内都不撑他,欧洲当然更不会轻易配合。
更讽刺的是,美国嘴上说要制裁中国,背地里却照做生意。去年,美国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创下新高,还涨了20%。这让欧盟非常不满,感觉自己被当成了“工具人”。
乌克兰方面也在不断喊话,希望欧美加大制裁俄罗斯。乌克兰总理甚至透露,过去几年制裁让俄罗斯损失了1600多亿美元,但也承认,光靠制裁,并不能让普京屈服。
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开始,西方对俄的制裁已经持续十年。俄罗斯早就学会了应对:绕开SWIFT系统、建立影子船队、转口套利……这些手段让俄油照样卖得出去,反而在亚洲找到了更大的市场。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才盯上中印,希望通过加税打痛“买家”,让“卖家”没市场可卖。但现实却是,打压买家根本拦不住卖家的生意,反而会推高全球能源价格。
特朗普的“100%关税方案”看似猛烈,其实落地难度极高。美国智库估算,若实施全面高关税,美国家庭每年税负将增加1253到2100美元之间,而且冲击最大的是低收入家庭。
欧盟的代价更大。加税不仅推高成本,还会带来供应链断裂。欧洲制造业对中国中间品依赖极高,一旦开打贸易战,受伤最重的反而是欧盟自己。
这场“先动手”的游戏,欧盟并不买账。葡萄牙、英国、德国的高官纷纷访华,传递出的信号很明确:他们更愿意合作,而不是跟着美国对抗。
特朗普想通过“关税大棒”把欧盟绑上战车,自己却在后面观望。但欧洲国家早已不是二战后的“小弟”,他们要的是战略自主,而不是替人冲锋。中国的应对策略也很清晰。不主动挑事,也不怕事。能谈就谈,谈不拢就用规则和市场来化解冲击。这就是中国的底气。
这场关税博弈看似刚刚开始,但主动权已经不在特朗普手里。欧洲越来越清楚,真正能决定未来格局的,不是美国的命令,而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仅靠一通电话、一个口号,想让欧盟对中国“先下手为强”,终究只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
特朗普让欧盟率先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表面是对俄制裁,实则是将代价甩给盟友、谋取美国自身利益。但欧盟态度谨慎,中国反制有力,这场“离间计”注定难以奏效。全球经济的未来,终究掌握在理性与合作之中。
信息来源:
[1]竟想对中印等俄能源买家加征100%二级关税?美国逼欧盟:你先来 北晚在线
[2]特朗普被爆施压欧盟对中印征重税 京报网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