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平阳被犬欺"这话,用在宋徽宗赵佶身上再贴切不过。这位曾在汴京皇宫玩花鸟、写瘦金体的风流天子,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被金兵像拎小鸡似的掳到五国城,天天蹲在土窑里啃窝头。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位亡国之君在金国当了9年俘虏,居然生下14个孩子——要知道,他被囚禁时已经45岁,且原配郑皇后早就在北上途中病死了。
这到底是金人优待俘虏的"人道主义",还是宋徽宗为求活路使出的下作手段?当我们翻开《金史》《宋史》里那些被文人粉饰过的记载,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皇帝的堕落史,更是人性在绝境中最真实的挣扎。
靖康二年(1127年)的那个春天,汴京皇宫里的杏花还没开败,金兵的铁蹄就踏破了城门。54岁的宋徽宗被扯掉龙袍,和儿子宋钦宗一起装进牛车厢。据《呻吟语》记载,这趟北上之路堪称地狱之旅:金兵用绳子穿过他的衣袖防止逃跑,每天只给两块硬饼、一碗凉水,夜里就把他扔在结冰的野地里。昔日挥毫泼墨的手,如今要给金兵牵马缰绳;曾经让后宫佳丽争宠的天子,现在连喝口热水都得向看守磕头。
最屈辱的当属"牵羊礼"。抵达上京后,金太宗命人给宋徽宗父子换上女真族的"素服"——其实就是一块遮羞布,然后逼他们光着膀子,像牲口一样趴在地上,脖子上拴着绳子被人牵着绕宗庙三圈。据在场的汉人官员回忆,宋徽宗的额头都磕出血了,还满脸堆笑地用女真语喊"万岁"。此时距离他在汴京写下"选胜移愁具,寻芳作兴媒"的风雅诗句,不过才过去三年。
被囚禁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的日子,才是真正的人间炼狱。金人给他的封号是"昏德公",听起来像爵位,实则连平民都不如:住的是四面漏风的土窑,夏天蚊虫成团,冬天零下三十度;吃的是发馊的稗子饭,偶尔能喝口野菜汤就算改善伙食。
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宋徽宗的生育能力却迎来"第二春"——《金史·宗室传》明确记载,他在金国生了"六子八女",其中至少有5个孩子的母亲是金国贵族女子。
这就得说到金人的"赐婚"制度。为了软化宋朝皇室的抵抗意志,金人会将女真贵族之女"赏赐"给被俘的宋朝宗室,美其名曰"和亲",实则是监视和控制。据《宋俘记》记载,宋徽宗抵达上京后,金太宗一次性赐给他14名女子,其中包括自己的侄女蒲鲁虎懒和宠臣完颜宗贤的妹妹。
这些女子名义上是"妾室",实际上既是金人安插的眼线,也是用来消磨他帝王心气的工具。最讽刺的是,每当宋徽宗生下一个孩子,金人就会象征性地给他增加一点粮食配额——在五国城,孩子不是血脉延续,而是换取生存资源的"活体支票"。
在宋徽宗的14个金国子女中,最具争议的当属皇九子赵榛。据《宋史》记载,赵榛在靖康之变时年仅16岁,被俘后突然"消失",直到1132年突然出现在河北,自称"信王",招兵买马试图抗金。但诡异的是,他的母亲是金兀术的表妹乌古论氏,而金兀术正是主导灭宋的金国统帅。更耐人寻味的是,当南宋朝廷接到赵榛的密信时,宋高宗赵构却以"真伪难辨"为由拒绝承认,甚至暗示地方官员"勿轻举妄动"。
这种尴尬的血缘关系,暴露出宋金对峙时期最微妙的政治禁忌:宋徽宗的子女既是前朝皇室血脉,又是女真贵族的姻亲。为了避免刺激金人,南宋朝廷不得不对这些混血子女采取"模糊处理"——就像宋徽宗在写给赵构的密信里,从来不敢提这些孩子的名字,只敢用"某氏所出"代替。在冰冷的政治利益面前,父子亲情、夫妻伦常都成了可以随时抛弃的筹码。
后世有些文人试图为宋徽宗辩护,说他"忍辱负重,以待天时",甚至拿勾践卧薪尝胆来类比。但只要看看这些细节就知道有多荒谬:勾践为复仇十年不寐,而宋徽宗在五国城写的诗却是"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影一灯微",满是怨天尤人的颓丧;勾践能亲手给夫差尝粪便,可宋徽宗连给发妻郑皇后收尸的勇气都没有——郑皇后病逝后,金兵把尸体扔进土坑焚烧,他只能躲在墙角偷偷抹眼泪。
更打脸的是,当他听说赵构在南方称帝后,第一反应不是欣慰,而是赶紧写了份《谢表》给金太宗,感谢对方"不杀之恩",还主动提出"愿充犬马之劳,以报天日之德"。这种毫无底线的谄媚,哪有半点帝王骨气?正如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痛批的:"徽宗之愚,千古无匹,其亡也,非天亡之,自亡之也。"
如果把宋徽宗放在普通人的视角,或许能理解他的求生欲——毕竟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但他的特殊身份注定了这种苟活必然被钉在耻辱柱上:当他在金国搂着女真小妾生孩子时,中原百姓正在金兵的铁蹄下惨遭屠杀;当他为了一口粮食向金人磕头时,岳飞正带着岳家军在朱仙镇浴血奋战。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他的"生存智慧"显得格外卑劣。
更值得玩味的是,同样是末代皇帝,崇祯能在煤山自缢保全气节,而宋徽宗却选择在异国他乡"开枝散叶"。这不是性格差异,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一个把帝王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一个把个人生存凌驾于家国大义之上。当宋徽宗在五国城的土窑里数着新生儿的手指时,他大概早就忘了,自己曾经是坐拥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宋天子。
从汴梁城到五国城,宋徽宗用9年时间完成了从天子到奴隶的蜕变。他的苟活不是什么"曲线救国"的智慧,而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求生本能在极端环境下的畸形爆发。当我们指责他"软骨头"时,不妨也问问自己:如果身处那样的绝境,又有几人能守住尊严的底线?
但历史终究是公正的。宋徽宗或许能靠生孩子在金国换得一口饭吃,却永远换不来史书的尊重——在《宋史》里,他的本纪最后一句是"国破身辱,遂陷亡灭",短短八字,道尽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哀。至于那14个在屈辱中诞生的孩子,他们的血脉里永远刻着两个对立王朝的烙印,就像一面照妖镜,映出了封建帝王最不堪的生存真相。
说句糙话,宋徽宗这一辈子,也就生孩子这事没耽误——可他生下的不是希望,而是历史长河里一坨永远洗不掉的污泥。您要是觉得这事儿荒唐,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要是您穿越成宋徽宗,是学他"曲线求生",还是学崇祯干脆利落赴死?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