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破局者,终于出现了!
长久以来,在全球CPU芯片市场的版图上,英特尔与AMD(超微半导体)两大巨头如同双峰并峙,构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技术与市场壁垒。这两家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庞大的生产规模以及广泛的品牌影响力,长期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使得新进入者几乎难以找到立足之地。
然而,这一固若金汤的市场格局,如今正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一股新兴力量——“第三极”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强势崛起,挑战着传统巨头的地位。
就在不久前,这一变革的信号尤为明显。阿里达摩院旗下的玄铁系列处理器,正式发布了其最新力作——最高性能处理器C930。这款处理器在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其性能指标达到了SPECint2006基准测试的15/GHz,标志着玄铁在处理器性能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C930的发布,不仅是对玄铁自身技术实力的一次有力证明,更是对全球CPU芯片市场格局的一次深刻冲击。未来,全球CPU芯片市场或将迎来更加多元化、竞争更加激烈的崭新篇章。
这就要归功于我们上面提及的“第三极”——RISC-V指令集了。在CPU芯片这一复杂而精妙的领域中,指令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不同芯片设计者之间交流的“语言”,是构建芯片蓝图的基础基石,其优劣与特性直接且深刻地关系到CPU最终呈现出的性能表现。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此前全球指令集市场的格局。长久以来,两大指令集巨头占据着垄断地位,宛如两座巍峨的山峰,让其他竞争者难以望其项背。一个是英特尔的X86指令集,它凭借着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的绑定关系,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称霸多年。从早期的奔腾系列到后来的酷睿系列,X86指令集伴随着英特尔处理器的不断迭代,成为了桌面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的主流选择。无数软件开发者围绕X86指令集进行程序编写和优化,使得基于该指令集的软件生态系统日益庞大和成熟。
另一个则是ARM公司的ARM指令集,它以其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在移动设备市场独领风骚。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从嵌入式系统到物联网设备,ARM指令集的身影无处不在。ARM通过授权模式,将自己的指令集技术提供给众多芯片厂商,如高通、三星、苹果等,这些厂商基于ARM指令集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处理器,推动了移动设备市场的蓬勃发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华为海思、海光信息、兆芯等众多芯片设计企业,为了能够快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芯片产品,不得不从英特尔和ARM这两家巨头手中购买指令集授权。这无疑增加了芯片设计的成本和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方面的发挥空间。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向前,科技的浪潮也总是在不经意间掀起新的变革。2010年,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源指令集——RISC-V横空出世,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照亮了CPU芯片世界的新方向。
RISC-V指令集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群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有着深刻理解和创新热情的学者和工程师。他们看到了传统指令集架构的局限性,如专利壁垒、授权费用高昂、架构复杂难以扩展等问题,决心打造一个全新的、开放的指令集架构。于是,RISC-V应运而生,它以简洁、高效、模块化、可扩展等特点,迅速吸引了全球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关注。
RISC-V指令集的简洁性体现在其指令数量相对较少,且每条指令的功能明确、易于理解。这使得芯片设计者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芯片设计和优化,降低了设计难度和成本。同时,其高效性也使得基于RISC-V指令集的处理器在性能上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能够在较低的功耗下实现较高的运算速度。
模块化是RISC-V指令集的又一重要特点。它允许芯片设计者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灵活地选择和组合不同的指令集模块,从而构建出适合特定场景的处理器架构。这种灵活性使得RISC-V指令集能够适用于从微控制器到高性能计算在内的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微控制器领域,RISC-V指令集凭借其低功耗、小体积的特点,成为了众多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低功耗应用的首选。例如,一些智能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通过采用基于RISC-V指令集的微控制器,能够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小的设备体积。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RISC-V指令集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日益增长。RISC-V指令集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使得科研人员和企业能够对其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以满足高性能计算对处理器架构的特殊要求。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开始基于RISC-V指令集开展高性能计算芯片的研究和开发,有望在未来打破传统高性能计算芯片市场的垄断格局。
RISC-V指令集的开源特性也是其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开源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RISC-V指令集,这为全球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开发者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共同协作,分享经验和技术,推动RISC-V指令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开源也降低了芯片设计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参与到芯片设计的领域中来,促进了芯片产业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在产业生态方面,RISC-V指令集也正在逐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企业、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加入到RISC-V的阵营中来,共同推动RISC-V指令集的应用和推广。一些知名的科技企业,如谷歌、阿里巴巴、西部数据等,都已经开始在RISC-V指令集领域进行布局,推出了一系列基于RISC-V指令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3年,我国RISC-V芯片市场规模大约1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扩大到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接近50%。
SPECint2006作为计算机性能评估领域的一项重要基准测试,其核心价值在于精确衡量CPU在整数运算方面的能力。这一测试通过模拟真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整数运算场景,对CPU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验,最终得出的分数直接反映了CPU在整数运算上的性能表现。得分越高,意味着CPU在处理整数运算任务时效率越高,性能越强大。
在当下高性能CPU的市场格局中,Intel Core i9与AMD Ryzen 9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款处理器凭借其卓越的架构设计、先进的制程工艺以及强大的多核处理能力,在SPECint2006测试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具体而言,它们的得分普遍稳定在40 - 60分的区间内,展现了其作为高端处理器的强大实力。
若进一步细化分析,以主频为3GHz作为参考标准,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两款处理器的单频率得分。结果显示,它们的单频率得分大约位于13 - 20/GHz之间,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它们在单位频率下的整数运算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发布的玄铁C930处理器,在SPECint2006测试中的表现同样亮眼,其性能已与上述两款高端CPU不相上下,标志着国产处理器在性能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玄铁C930的能耗要相对更低。
国内不少芯片公司已经看到了RISC-V的应用潜力,像全志科技、紫光国微、芯原股份、北京君正等都有相关研究。
其中,全志科技在这方面的实力较为强悍。
首先,起步早、投入大
早在2020年,全志科技便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成为RISC-V生态构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公司深度参与到从指令集架构设计、IP核开发、芯片制造到最终产品落地的全供应链环节中,积极推动RISC-V技术在多个应用场景中的落地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全志科技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还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众多合作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RISC-V生态的繁荣发展。
自2020年之后,全志科技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展现出公司对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高度重视。从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从2.84亿元稳步增长至4.88亿元,研发费用率也从18.85%显著提升至29.14%。这一系列数据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全志科技在研发上的坚定决心,也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进入2024年,全志科技继续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支出。在前三个季度中,公司的研发费用高达4.04亿元,研发费用率也维持在23.99%的较高水平。这些投入为全志科技在RISC-V技术领域的持续深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与龙头阿里合作。
2021年4月,全志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搭载阿里平头哥玄铁C906 RISC-V的应用处理器D1。这款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诸多领域。另外,公司研发的哪吒开发板也成为主流RISC-V开发平台,成绩斐然。
这还只是全志科技与RISC-V指令集有关的竞争力。
实际上,公司全部的产品型号和客户资源都相当丰富。
产品覆盖范围广:
全志科技精心打造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旗下囊括A系列、H系列、R系列等共计七大系列。这些系列产品各具特色,功能强大且应用广泛,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与品质,成功渗透至多个下游领域。无论是汽车电子行业,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还是智能家居领域,为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智慧生活体验;亦或是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娱乐与办公需求,全志科技的产品均有所覆盖。
客户资源优质:
全志科技在行业内一直以卓越的产品性能著称,其产品达到了行业一流水平,这一点从公司强大的客户群体质量上便能得到有力验证。
全志科技的客户阵容堪称豪华,涵盖了众多领域的龙头企业。
在消费电子领域,
1、华为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推出创新产品,而全志科技的产品为其部分产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2、小米以其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全志科技的产品助力小米在智能设备领域持续发力。
3、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字节跳动,凭借各自在搜索、电商、社交等领域的优势,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全志科技的产品为它们的智能硬件设备提供了强大的算力保障。
4、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全志科技的产品在其智能语音交互等核心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家电行业,美的集团和石头科技凭借出色的产品品质和创新技术,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全志科技的产品为它们的智能家居产品增添了更多智能化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全志科技还是新兴科技企业宇树科技的芯片供应商。
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发展迅猛,其四足机器狗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出色的性能备受关注。全志科技为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狗提供了关键的算力芯片,成为其核心供应商之一。
此外,全志科技还通过持有深圳安创的股权,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的少量股权,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回顾全志科技的发展历程,2022年,受消费电子行业去库存的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然而,全志科技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积极调整战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到了2023年,公司业绩随即恢复增长趋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
进入2024年,全志科技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85亿元,同比增长50.36%;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834.56%。这一系列亮眼的成绩不仅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水平,更彰显了全志科技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全志科技有望继续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强大的客户基础,在行业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根据最新发布的业绩快报,2024年全志科技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实现营收22.88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大幅上升36.76%;同时,实现净利润1.67亿元,同比激增625.82%。这一显著增长与下游车载、工业、消费等多个领域的芯片需求持续攀升紧密相连。
公司方面表示,2024年扫地机器人、智能投影、泛安防等领域的芯片出货量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展望未来,全志科技有望继续乘AI浪潮之风,深度受益于电子产品智能化带来的红利。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