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物探院π Frame地震处理系统(简称“π处理系统”)在国产设备上规模化部署,完成多块探区的TB(太字节)级别高密度数据时间域地震处理,同时高效实现软件交互质控。这标志着π处理系统成功突破大数据地震处理技术瓶颈,推动地震勘探生产支撑能力迈上新台阶。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持续深入,探区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对地震勘探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高密度采集具有小道距、高道数等特征,有助于避免干扰信号和空间假频,提高地震数据质量。但因其数据量非常大,后续地震数据处理面临较大挑战。
π处理系统是中国石化重点打造的地震勘探工业软件。为攻克高密度大数据高效处理难题,物探院南京长城数智公司π研发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全面梳理分析软件架构、数据层、并行机制、应用层等关键技术点,多次组织研讨论证,创新提出数据结构扩充、并行框架改进及处理模块优化的整体升级思路,研发了大道集数据组织、并行交互质控、数据压缩存储等核心及配套技术体系,有效提升大数据处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经测试应用,π处理系统数据读取性能提高数倍,内存占用大幅减少,图形绘制效率提高约三倍,实现支持超大道集的流转、实时显示和分析功能,处理面积超5000平方千米,为油气勘探提供更多π处理解决方案。
————————————————
来源 | 中国石化报
通讯员 | 刘旭跃 刘志强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