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爷张福今年59岁,说起爱好,非“泡一壶好茶”莫属。饭后泡一杯,下午再来一盏,几乎年年如此。他总认为,茶水清肠、养身健体,只要多喝点,“准没事”。
直到最近,有邻居在群里转发了一则新闻:“北大研究称:每日喝茶超4克,癌症风险或升高!” 大伙儿顿时议论开了。
张福皱着眉头,心里犯起嘀咕:难道喝茶也会出问题?自己几十年的老习惯,竟然还隐藏风险?越健康的事情反而变成威胁,真有这么玄乎?

可能你和张福一样,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甚至开始怀疑,生活中还有多少我们自以为健康的“小习惯”,背后“暗藏玄机”?我们今天就来还原真相:这项北大研究到底怎么说?喝茶,真的会提高癌症风险吗?还是另有隐情?
不少人习惯把“喝茶”当作现代健康的标志。
但202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茶叶摄入与中国成年人癌症相关风险队列分析》,通过对51,000余名成年人、长达10年随访,发现——每日饮茶量超过4克(干茶叶),和部分癌症风险增加呈相关。
具体数据显示:每日饮茶低于3克者,癌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而每日饮茶量在4克及以上人群,某些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风险升高约13.2%。

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控制了吸烟、饮酒、饮食、基因等多重变量,尽可能排除了干扰因素。仅在部分早已有基础风险(如喜欢高温饮茶、吸烟、饮酒、营养不良)人群中,癌症风险增幅明显。普通饮茶人群,若无上述“高危习惯”,癌症风险并未显著提升。
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均未把喝茶列为“致癌危险因素”。 但建议长期每日干茶叶用量控制在3-6克,避免高温、高浓度饮用。
如果你像张大爷那样,把喝茶当水喝,真的需要留神。医学调查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过量饮茶,尤其是浓茶、高温茶,可能带来如下健康变化。
消化道负担增加
研究发现,过热茶液会刺激食道黏膜反复受损,诱发慢性炎症,长期可增加食管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65度以上的饮品”列为2A级致癌因素。浓茶中的多酚、高咖啡碱,超过肠胃承受“阈值”时,易致胃部不适、反酸等症状。

影响铁、钙等微量元素吸收
茶多酚易与铁结合,长期大量饮用,部分人可出现轻度缺铁性贫血。研究显示,孕妇、儿童、老年人是易感人群。
导致心跳不适、睡眠障碍
“高咖啡碱负荷”可引起部分人心率加快、夜间失眠、心悸。调查显示,每日饮茶超6克人群,夜间睡眠不佳率较普通饮茶者高出约10-15%。

增加慢病相关风险(部分高危人群)
饮茶本身不是致病主因,但如本身有胃溃疡、消化疾病、老慢支等慢性病患者,大量饮茶会加重胃肠负担或诱发基础疾病复发。
放心,喜欢喝茶的人,调整好生活细节,其实不必“草木皆兵”。专家建议。
控制用量,遵循适度为佳原则
干茶叶每日总量3-6克为宜,通常一泡茶(一小把约3-5克),可加水冲泡多次。不要为了追求“浓醇”一味增加茶叶量。
避免高温、浓茶
饮茶最佳温度低于60℃,避免趁热灌入口。茶水若太浓,可适当加水稀释。一旦茶叶苦涩明显,说明浓度偏高,请及时减量。

关注个体情况,特殊人群更要小心
老年人、孕产妇、贫血者及肠胃虚弱者不宜过量饮茶。如有慢性胃病、食道炎、肝肾功能障碍等,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调整饮茶频次和用量。
注: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医学部等:《茶叶摄入与癌症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世卫组织:高温饮料与癌症风险评估报告(IARC,2018)
《老年人饮茶健康管理指南》,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