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国重器”中微子实验室为何建在开平这里?

历经十余年建设

承载着破解宇宙奥秘重任的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

即将迎来关键节点——

完成最后的液体灌注

并正式运行取数

这标志着中国主持的

第二个大型中微子实验

将正式进入物理研究阶段

来源:新华社

其首要科学目标是通过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这对人类理解物质微观基本结构和宏观宇宙起源演化至关重要。

这个顶尖实验室为何落户江门开平?

十多年建设历程中又隐藏着

哪些不为人知的挑战与故事?

开平因拥有广东省目前唯一

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与村落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2012年

位于开平金鸡镇和赤水镇之间的

一片连绵群山却吸引了一群

中国顶尖高能核物理专家的注意

台湾大学物理系荣誉教授熊怡表示,阳江核电站和台山核电站,这两个核电站经过核反应的时候会产生中微子。

“距离核反应堆50多公里远,如果反应堆总功率越高,中微子通量就越大,对我们的实验积累数据就越好,这是一个物理的要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衡月昆说道。

宇宙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微子,而核反应堆中微子则是人工产生中微子的主要来源。用一条直线将阳江核电站和台山核电站连起来,然后按照53公里为斜边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相交点就恰巧落在开平金鸡镇和赤水镇之间的打石山。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衡月昆介绍说:“这个实验要在地下700米。由于地质的原因,探测器建的地方要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结构上。因为这么大的探测器,这么大的实验大厅,需要地质足够稳定。花岗岩是强度非常好、稳定性非常高的,恰恰在这个地方,我们做勘探的时候,发现是有一块大的花岗岩,我们便在那花岗岩的边上选择了这个位置。”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李小男表示,在地下最重要的一个洞室——地下实验大厅,上面岩石的厚度大约是700米,可以把地球外的带电粒子降低到十万到二十万分之一,这样地球外带电粒子对我们实验的影响就会降低到忽略不计。地下实验大厅就是为实验装置创造一个地下的实验环境。

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

科学家们最终确定

基建的施工方案

并决定全面启动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现场工作

斜井人车行驶在建设中的斜井(刘悦湘 摄)

地下平段施工工况地下水涌水严重,也是限制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刘悦湘 摄)

从立项到建成

经过十多载的潜心建设与攻坚克难

江门中微子实验即将正式运行取数

刘悦湘 摄

这座藏在地下700米的“国之重器”

将会为我们带来怎么样的

惊喜与突破

让我们共同期待

— END—

来源:中共开平市委组织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科技   开平   中微子   大国   实验室   核电站   江门   地下   花岗岩   赤水   金鸡   台山   阳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