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四千点是大风险或大机遇?居民储蓄如何转化为社会投资?

不知不觉中,中国股市从3000点保卫战转化为4000点争夺战。自然而然,后续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大问题。目前,中国发展的确定性、改革创新的进取性、引领世界的突破性,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经过了霸凌美国一次又一次极限压力的测试,中国不仅抗住了,而且以稀土出口管制为标志,进入了战略反攻新阶段。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股市为人民,中国股市靠人民”的理念得到了确认,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刊文明确指出,“助力居民储蓄加快转化为社会投资。”

如何实现这一点,其实也是四千点争夺战的关键。这也决定了股市能否有增量的资金持续进入,继续推高中国股市总市值。

尽管目前中国股市市值和GDP相比也就约0.75,不仅远远低于美国的2,也低于基本的占比1,或者以公认的市值与GDP之比至少为1看,从现在的市场规模看,中国股市大概在5100点。

这是不是说,中国股市就要突破四千点,继续上行呢?

毫无疑问,这既是国家意志,也是股民期盼,但问题在于,中国股市从三千点到四千点,导致股市改变的公司基本面和股市制度,其实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也就是说,这一次中国股市上涨一千点的核心驱动力量,是国家意志和股民意愿形成了强烈的共振效应,中国股民苦股市久矣,人心思涨;中国政府需要股市刺激消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驱动力量。

自然而然,再加上新任证监会主席吴清上任后“1+N”政策的综合效应,企业分红持续增加,大股东违规减持得到遏制,量化交易与做空机制受到管控等,中国股市有了目前的成绩。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三千点到四千点,两个重大的根本性隐患依然存在,一个是制度不公的问题,比如大股东合法减持,尽管合法,可由于中国股市一股独大,高管持股低价等不公平的存在,高位合法减持几乎是中国股市的不治之症,尤其是民营企业,具有强烈的高位减持动力,特别是其原始股份相对股价非常低,减持获利超出想象,再加上一股独大导致的不担心失去企业控制权,大股东合法减持,就足以上中国牛市土崩瓦解。

另一个是企业的基本面。在中国股市从三千点到四千点的这段时间,经济继续处于高质量发展升级换挡的困难时期,企业发展基本面并没有明显的好转,并不具备支撑牛市的基本面。尽管这一点可以通过时间,包括军工技术、人工智能、核裂变等领域的不断突破来弥补,但股市制度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的停步不前,则没法依靠时间等因素弥补。

因此,要让中国股市4000点成为大机遇,还需要在不断依靠国家治理,通过“十五五计划”等综合施策的同时,证监会以及相关权力部门,必须从以下制度的公平方面坚决出招。

其一,大股东合法减持要套上“紧箍咒”,分红达不到融资额的企业,就不应该允许在二级市场减持。这也是公平性原则的体现,融资额与分红对等起来,拿走多少就需贡献多少,没有完成这个指标,就不应该减持廉价的原始股票用于个人消费目的。

其二,上市公司高管的打折购入股票,却在短期内减持的行为要严格限制。目前,公司高管可以通过公司激励制度,授予低于市场价格的股票,部分案例中授予价格甚至不足市场价的一半。这种授予股票却可以用市场价减持,明显对于只能市场价拿到股票的散户不公,这些制度都应该修改优化,不然拥有低成本股票者,就可以减持拉低股价,自己收益,损失散户承担。

其三,证券公司等变相具备的“T+0”等不公平性制度特权必须尽快扯平。这一点大家一直在呼吁,散户“T+1”,机构变相“T+0”,与印度等市场散户“T+0”,机构“T+3”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保护散户成了坚持机构优势,如何体现制度优势与公平原则?这些明明可以修改的制度,坚持无动于衷,就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以上我们仅仅是从公平性出发,指出需要制度优化,切实体现制度优越性,而不是相反的三个方面,更全面的公平化制度改革,欢迎大家一起提出建议,共同打造一个“中国股市为人民,中国股市靠人民”的良好环境。

一句话总结:中国股市为人民,中国股市靠人民,一定是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相一致的,中国股市到了四千点,加快制度公平性改革,是决定何去何从的关键!

秦安,2025年11月10日,北京海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秦安   机遇   风险   社会   中国   股市   制度   散户   公平性   股票   基本面   这一点   证监会   股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