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乱套了,欧盟27国将解体?冯德莱恩对华降了调门,中方手握王牌

最近,欧盟的内部局势持续动荡。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罕见发出解体警告,指出欧盟虽然有统一货币,却缺乏统一财政政策,如果不改革,27国可能会走向解体 。

欧洲央行同样显得忧虑,经济复苏缓慢,能源问题、制造业困境接踵而来,内外压力令整个联盟都陷入了焦虑。

美国强硬策略不断加码,欧盟在对中俄政策上被动跟随,不仅面对贸易关税打压,科技与能源部署也四处受挫,多重难题叠加,欧洲自身难保,还要维系成员国间的稳定。


冯德莱恩的处境并不轻松。在9月24日的美中欧三方会谈中,她一反常态地对中国示好,对中国在气候治理上的承诺表达谢意,经贸合作上希望得到中方更多“理解”。往昔惯用的强硬措辞这次退居二线,背后的转变十分值得玩味。此举既显示出中国的整体实力让欧盟逐渐认清现实,也说明中国掌控的稀土和供应链资源已成为欧盟不可忽视的命脉。数据显示,欧元区七成稀土全靠中国进口,替代渠道几乎不存在。一旦出口渠道收紧,欧洲高新技术与汽车产业将遭受重击。因此,中方对稀土乃至整个原材料市场具有“生杀大权”,欧盟只能寻求对话缓和矛盾。


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能够参与调停俄乌局势,这让欧盟意识到单凭自己难以改变目前格局。冯德莱恩坦言希望中方能斡旋推动俄乌和谈,这代表着欧盟对中方角色的认可,甚至带有某种期待。而欧盟这样的调整,不单是无奈之举,同时也是自保思想的映射:既要稳定外部关系,还要留存对抗风险的空间。


中国展现了开放姿态。气候议题上为欧盟提供支持,稀土出口策略适当宽松,为欧洲企业通道加速。这一方面展示了大国责任,另一方面也同样是贸易、地缘环境双保险的体现。通过合作,中国既稳住了欧盟态度,又推动全球治理话语权向多元化发展。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战略耐心,也是一种务实操作,始终掌握主动权。


欧洲想要实现真正自主,脱离外部牵制,需要确立独立的全球观。无论是在外交选择、能源管控,还是安全防务建设上,都不能再继续迷信“抱大腿”式运行模式。只有自主制定规则,把握经济命脉,增强防务力量,才能防止任何外部势力轻易影响欧洲前途。未来一段时期,欧盟或将更多转向战略自主,试图在多极博弈中争取主动权。早做准备,才能应对下一个风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调门   中方   王牌   欧盟   中国   欧洲   稀土   防务   命脉   主动权   自主   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