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全球贸易数据显示,欧美亚三大经济体新一轮战略大洗牌拉开帷幕。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称,第一季度中欧贸易额同比增长5.1%,中澳双边贸易再创历史新高,日本对华出口增速跃居亚洲第一。中欧“解冻”,澳洲“回归”,日本“硬刚”,三大盟友轮番“变脸”,特朗普连遭重击。
中美博弈已至最关键节点。特朗普一面抛出“友善竞争”的橄榄枝,试图缓和气氛,一面却在关税、科技、联盟等领域不断加码。白宫的策略刚刚松动,三大盟友便用实际行动给美国送上“当头棒喝”。
7月16日,中国外交部宣布与欧盟同步解除立法机构交往限制。这个节点选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前夕,极具象征意味。欧方舆论普遍认为,过去两年因美国施压与关税摩擦导致的中欧“冷战”就此告一段落。
欧盟27国对美国30%惩罚性关税极度反感,内部多国“炸锅”。美欧贸易谈判陷入僵局,跨大西洋联盟裂缝加深。
反观中国市场,上半年GDP增速5.3%,高技术制造业增速8.7%,欧洲企业逆势加码在华投资。欧洲议会多位代表公开表态,脱钩只会伤害自身利益,理智选择是紧抓中国市场。
冯德莱恩访华期间,经贸、科技、绿色能源三大领域合作方案成谈判焦点。欧盟企业连续四个季度将中国列为“最具增长潜力市场”,德法意等国商会呼吁政府“务实对华”,并同步参与中国“绿色供应链”计划。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中国展开一周国事访问。路透社披露,中澳围绕油菜籽、铁矿石、葡萄酒等关键领域达成突破。澳方农牧产品出口产业链涉及数十亿澳元,仅油菜籽一项就能影响全国数十万农户。
澳洲过去数年追随美国步伐,对华关系一度降至冰点。年初,澳政府高层对本国经济依赖中国的现实作出再评估。中国连续十二年稳居澳最大贸易伙伴地位,铁矿石、液化天然气、农产品年贸易额逾千亿美元。
阿尔巴尼斯此访被澳媒称为“务实外交转向”。他在北京强调“澳中关系已进入新阶段”,澳大利亚企业界也开始重返中国市场。澳方此举被认为是对美国“围堵战略”的公开修正。
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青木一彦面对媒体公开宣称:“日本将维护本国利益到底!”新一届政府拒绝美方提出的市场开放要求,坚决反对美国对日高关税。特朗普随即宣布对日本商品维持25%高关税,日本政坛气氛骤然紧张。
经济层面,日本汽车、半导体等支柱产业对中国市场依赖极高。上半年中国对日出口逆势增长7.2%,日企投资中国项目数量创近五年新高。多家日企高管公开表态,脱离中国市场“根本做不到”。
日方的强硬反击在东京、名古屋等地获得企业界广泛支持。日本媒体分析,中美博弈下日本不愿再被美国当作“工具人”,而是要掌控自身经济命脉。
特朗普本意用关税大棒倒逼中国,实际却让美国盟友集体离心。三个月来,美国对华关税加码,直接推高美企和消费者成本。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每个美国家庭多支出约480美元。洛杉矶港等主要口岸吞吐量同比下跌25%,美国供应链压力持续加大。
加税98%成本由美企和美国消费者承担。美国产业联合会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企业利润率大幅下滑,多家大型制造企业发布盈利预警。美企高管向国会公开施压,要求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关税战”的副作用已蔓延至美国内政、就业与物价。
美国“盟友包围圈”计划彻底瓦解。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的“倒戈”,直接动摇了美国全球同盟体系。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美国优先”战略让盟友寒心,西方内部裂痕加深。
中国态度始终冷静、务实。外交部针对美方示好,仅建议“向主管部门了解”,未作过度解读。中国手握稀土、供应链、美债这三张王牌,稳步推进开放与合作。
中方主动与欧盟重启沟通,深化绿色供应链、科技创新、数字贸易等领域合作。与澳大利亚、东盟等经济体加快贸易谈判步伐,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见效。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二季度中澳贸易额同比增长12.6%,带动澳洲本币汇率回升。
对日本,中国强化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消费品等双边经贸交流。日中企业投资洽谈会频繁举办,上半年双边投资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9.4%。
中国的战略选择以稳定、开放、合作为核心,吸引更多国家主动靠拢。中国市场的韧性和潜力,成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的“定海神针”。
三大盟友的“变脸”,不仅动摇了美国主导的全球联盟,也加速了多极体系的形成。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的转向具有强烈示范效应。东盟、拉美、非洲等更多国家正在重新评估与中美关系,寻找更有利的发展路径。
全球供应链正经历新一轮重组。香港贸发局分析,上半年东盟对中国出口增长6.8%,区域内投资互通活跃。中欧班列、RCEP、亚投行等平台为全球贸易注入新活力。
美国“以邻为壑”的政策让传统同盟体系分崩离析。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政府纷纷表态,反对美国单边主义,支持多边合作。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明显下降。
特朗普原本设想关税战能让中国低头,现实却演变为“孤军奋战”。美国既无力逼迫中国让步,又失去盟友的支持。美方对华强硬政策失灵,联盟体系裂变,主动权渐失。
全球多极秩序加快成型。美国正在被推向“继续加税孤注一掷”或“重新回头低头认输”的两难境地。无论哪种选择,都意味着美国对全球经济的主导力进一步削弱。
多家国际智库分析,美方若继续加码关税,将被更多新兴经济体边缘化;若试图重回多边合作,失去的信任很难短期重建。全球资本流向、供应链布局正随之深度调整。
参考资料:
大河网:2025-07-17 09:17:国际观察|关税博弈加剧 多国努力应对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