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孩子开学了,老师通知第一周没有延时服务,每天下午4点多就放学。
课堂上也没有讲授太多新知识,主要是强调纪律要求、了解学习概况、讲解简单的内容。
作业量也很少,以准备学具、预习为主。
孩子感到特别开心,整体状态很放松。
这让我想起一年级时的经历:前两周同样是适应期,轻松愉快;但一个月后,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孩子开始感到压力,甚至有些疲惫。
反思下来,核心问题在于:早期没有预估到后续的学习强度,习惯没有提前培养好,导致后来显得被动。
吃一堑,长一智。
这学期,我决定不再被“宽松的开局”麻痹,而是抓住这段宝贵时间,帮孩子夯实这4个关键习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睡眠是第一重要任务。
科学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力及情绪调节能力。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建议,6-12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应为9-12小时。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 2023》等研究也表明,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至少应睡够 9-10 小时。
因此,我从开学第一天就坚持让孩子晚上9点前准备睡觉,确保10点前入睡,至少睡满9小时。
只有睡得好,第二天才能吃得好,上午四节课才能保持状态。
从假期的放松到开学的紧绷,确实需要一点适应过程。
开学第一天,孩子虽然早起,但胃口不好,糊弄吃了几口鸡蛋,真替他上午的精神状态捏一把汗,好在没有学什么重要内容。
开学第二天,孩子早饭胃口就明显好转,晚上9点多就自然犯困,不像假期那样兴奋得睡不着。这就是规律作息的重要性。
即使现阶段作业很少,我们也严格执行固定的学习时间段。
比如晚上6–7点专心写作业和阅读。这样做不是为了“加码”,而是让孩子逐步进入“学习节奏”,避免作业突然增多时产生不适应。
最近作业少,恰好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孩子每天完成作业后,还能保持3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等到后续功课紧张,阅读时间就很难腾出来了。
我们还加入了晨读。
早晨大脑清醒、记忆力好,朗读古诗文、英文短文10分钟左右,不仅能激活思维,也能调动身体状态,吃早餐也更香。
上课是否专注,直接决定知识吸收程度。
我常跟孩子说:“上课的时候,要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耳朵要听老师讲什么,手里拿着笔及时记下重点内容。尤其要记录关键要求,没听懂的一定课后主动问。”
第一天,就发现孩子记录得很清楚:
语文要求包书皮、贴预习单、预习第一课。
数学包书皮、准备尺子、小演草。
美术要准备树叶、光滑和粗糙的石头、丙烯马克笔、宣纸、双面胶。
为检验他是否真听进去了,我会请他把当天课堂内容复述给我听。
比如开学第一天,孩子扮演数学老师,带我念5的乘法口诀,还指出课本第16页的空格要按顺序填写——这说明他跟上老师了。
在家写作业,我也强调“专注”二字:定时开始、记时学习,保持桌面整洁、坐姿端正、字迹工整。
一旦发现敷衍或边写边玩,会及时提醒和纠正。
比如,预习《小蝌蚪找妈妈》,要求给生字注音、写音序、部首和结构,孩子写得轻飘飘、龙飞凤舞。
我当场就给予指正,告诉他:不管什么作业都要认真对待,还要学会排版,让版面看着整齐有序。这样才能不返工,节约出更多自由时间。
很多时候作业觉得多,不是真多,其实是效率低、磨蹭、频繁反攻导致的,在开学早期就要杜绝一切坏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会不会整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
从一年级开始,每科都准备了一个文件袋,课本、练习册、学具分类放好,用的时候特别好找,交作业快、上课准备迅速,孩子心态很稳。
用完及时归位,这样背书包放学时不慌乱,回家写作业也方便。
在家要求的是书桌整洁:写哪科,就拿哪科资料出来,其他一律不准放在桌上。
视觉清爽,心也容易静下来。
研究表明,有序的环境能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小学阶段是培养勤奋感和条理性的关键时期。
情绪状态是看不见的学习力。
孩子只有心情愉快、喜欢学校,才能积极投入学习。
所以,每天放学,我都会跟孩子聊聊:
“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跟谁玩了?”“老师说了什么有意思的内容?”
让他感受到被关心,我也能及时察觉他的情绪变化。
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及时沟通疏导,帮他解开心结,避免负面情绪积累。
情绪处理好了,排除杂念,学习才能安心。
写在最后:
开学前两周,看似“宽松”,实则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
我们不必急于抢跑,但也不能放任放松。帮孩子建立规律作息、专注学习、自主整理和情绪调节的能力,才是真正“赢在起点”。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培养习惯。”
起步阶段做好了,后面一路都会更从容。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