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雷滚滚!资本市场再迎监管风暴,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风险警示及减持计划。截至2025年4月22日晚,3家公司触发退市风险警示10家抛出减持公告,市场风险信号再度升级。
一、退市风险警示:3家公司濒临退市边缘
1. 岩石股份(600696.SH)
公司因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触及退市新规,股票自4月23日起更名为“*ST岩石”,日涨跌幅限制为5%。该公司作为A股“元老级”企业,曾多次更名并涉足白酒行业,但近年业绩持续低迷,总市值已缩水至27亿元。
2. 青海华鼎(600243.SH)
连续7年亏损6次,2024年营收不足3亿元,叠加净利润为负,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更名为“*ST海华”。公司计划通过资产盘活、市场开拓等措施改善经营,但投资者信心仍受重创。
3. ST吉药
股价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1元,提前锁定“面值退市”,成为年内首家因股价触线退市的公司。其连续六年亏损且净资产为负,退市整理期后或将终止上市。
二、减持潮涌:10家股东高位套现
1. 新华都
股价短期上涨35%后,两股东减持2879.43万股,套现1.87亿元,减持比例达3.999%。
2. 欧普康视
股东减持2232.61万股,金额3.25亿元。该公司股价较峰值跌超88%,业绩暴雷后抛售压力加剧。
3. 恒光股份
5%以上股东拟减持330万股(占比2.99%),预计套现6270万元。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净亏6500万元。
其他减持公司包括:三江购物(阿里泽泰减
持3%股份)、海利生物(减持1%股份)、京能热力 (减持3%股份)等,涉及金额超10亿元。
三、风险警示背后的市场争议
1. 退市规则合理性受质疑
部分公司因“营收不足3亿元”频繁触发退市,如星光股份、南华生物等,其主营业务虽存续但规模受限,引发中小投资者对规则适应性的讨论。
2. 并购与商誉减值成隐患
多家退市风险公司曾通过跨界并购扩张,如双成药业转型半导体失败导致百亿市值蒸发,宜华健康因商誉减值陷入退市危机。
3. 监管趋严与信披问题
*ST围海、*ST东园等因信披违规被叠加风险警示,绿地控股高管因未披露重大诉讼被责令整改,凸显监管层对合规性的高压态势。
四、投资者应对策略
1. 规避财务指标恶化企业
重点关注连续亏损、营收低于3亿元、净资产为负的公司,如建艺集团、万方发展等。
2. 警惕股东减持信号
股价短期大涨后的大额减持往往预示内部人士对前景的谨慎,需结合基本面分析决策。
3. 关注政策与行业动态
退市新规、集采政策(如双成药业案例)及行业周期变化可能对企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总结:当前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者需强化财务分析能力,密切跟踪年报披露及监管动态。对于已“暴雷”个股,建议及时止损;长期布局则需聚焦盈利稳定、治理透明的优质标的。(数据来源:网易财经、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