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王仁君再破天花板,这一次,他让唐国强和整个内娱“沉默”了

文|瓜田里的猹

编辑|影娱先锋


在演员这个行当里,最难的或许不是成为聚光灯下的顶流,也不是驾驭多变复杂的角色,而是能在“特型演员”的赛道上立得住、走得稳。

可是,成为“特型演员”需要契机,演好“特型演员”需要实力,两者缺一不可。

尤其是在当下,公众对于“特型演员”的要求非常高,饰演者稍有不慎就会被喷得体无完肤。

但41岁的王仁君不仅成功了,他还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这次,他突破的不仅是自己的上限,更是娱乐圈天花板。

01.撞脸契机

众所周知,机会可遇不可求。

王仁君的机遇就来得就十分不容易。

在王仁君之前,有许多优秀的毛泽东扮演者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张克瑶、古月、唐国强、刘烨、侯京健等等。

在这些“形神兼备”的实力派特型演员的面前,王仁君并没有被注意到的机会。

所以当时的王仁君和其他演员一样,只能在这条人满为患的路上慢慢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

但相比于其他人,王仁君要幸运得多。

25岁的他刚从北电毕业,意气风发,首次演出就是主演的角色。

在他主演的《海峡往事》中,林正青桀骜不驯,深入人心,这是他第一次走入观众的视野。

后来,他在多部作品中磨砺演技,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他都演得得心应手。

从《孙子大传》里的孙驰,到《中国1921》里的萧子升,再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盛长柏,他塑造的角色个个鲜活。

他不断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逐渐积累起表演经验,却始终与“顶流”隔着一层距离。

直到2018年那个寻常的横店午后,八一厂的试镜通知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的演艺生涯里激起千层。

试镜角色是青年毛泽东,这样的殊荣让他欣喜若狂。

曾经,他在《毛泽东》这一历史剧中饰演光绪帝,看着唐国强老师演绎毛泽东这一角色,而他自己只能与“毛泽东”擦肩而过。

但如今,导演组终于注意到他那份眉眼间不经意的相似。

这回,机会终于降临在王仁君的头上,真正改变了他的演艺轨迹。

02.抓住机遇

面对“毛泽东”这个沉甸甸的角色,王仁君丝毫不敢懈怠。

他没有把饰演毛泽东当作演艺路上的“捷径”,而是视为最严苛的修行。

当第一次拿到这个角色时,他又惊又惧,怕自己演不好这个“全民偶像”,却又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于是,他就主动去请教陈力导演,当时导演的回答是:

“多去翻伟人的资料,不要看别人加工的艺术品。”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形似”升华为“神似”,王仁君开启了近乎偏执的准备。

拍摄《古田军号》前,他把伟人的相关史料翻了个遍,寻找伟人晚年的影像资料,观察他的神情和举手投足。

他还跑到革命老区体验伟人生活,听老红军讲述当年的故事,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信仰力量。

在这样的努力下,他成功地把握住了属于自己的机遇,走上了“特型演员”的演艺路。

也正是这份对机会的珍视,让他的表演跳出了“模仿”的桎梏。

当观众在银幕上看到那个会为理想激动、会为百姓动容的青年毛泽东时,记住的不再是“撞脸”的巧合,而是王仁君的演技赋予角色的生命力。

所以,《古田军号》播出后反响很好,不仅有很多人认可了他演绎的毛泽东,还有很多导演向他抛出橄榄枝。

03.长期发展

于是王仁君又迎来了第二次机会,那就是《1921》。

他没有因为二次出演伟人就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反而寻求自我突破。

有唐国强老师的珠玉在前,他无法在中晚年毛泽东的身上寻求新的东西。

但是,他注意到1921的时间线上,青年毛泽东还拥有很多没有发掘的地方。

比如当时的毛泽东在怀有雄心壮志的同时,也拥有着普通青年的真性情。

为了展现出真性情、生活化的青年毛泽东,他同样做了很多努力。

除了最近最基本的阅读资料,反复研究《毛泽东早期文稿》,他还把这份努力融入每一个细节。

他为了突出毛泽东从小注重体能训练的习惯,每天坚持晨跑、夜跑,直到衣服被汗水浸湿。

他着重研究伟人贴合群众生活的小事,终于发现了伟人参加过“工读互助”的这件被人遗忘的过往。

不出意料,这部电影的票房大卖,王仁君成功地立足于青年毛泽东的赛道,并且在此后多次拿到毛泽东的角色试镜。

截至目前,王仁君已经五次饰演伟人,但他没有停下脚步。

这次《浴火荣光》经过两年的打磨终于开播,官方纷纷转发,对王仁君的演绎表示认可,这无疑又是一大突破。

即使有那么多次的经验,他还是表示:

“在开拍的前几天都睡不好觉”

可见他对待这个角色的初心一直都没有改变。

在拍摄中,他依旧坚持不同时期的伟人有不同的外部形象、说话节奏和眼神习惯。

所以,在这部剧中,他又着重挖掘角色在事业与家庭中难以平衡的矛盾,以及伟人在面对家庭时的柔情。

这样细腻的处理和独到的见解,渐渐消弭了人们心里对伟人扮演者的防线。

王仁君的智慧,在于他没有让“饰演毛泽东”成为昙花一现的标签,而是将其转化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从《古田军号》到《1921》,再到《浴火荣光》,他在一次次演绎中不断挖掘角色的新维度。

这种持续深耕让他收获了行业的认可,《问苍茫》一剧还入围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

在演“毛泽东”的这条路上,王仁君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破圈。

与前辈唐国强大气磅礴的演绎不同,他主攻细腻赛道,总能挖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细节。

这种差异化的风格不是颠覆,而是传承中的创新,让伟人形象在不同时代都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更难得的是,他的成功为内娱提供了范本。

当流量明星在追逐短期热度时,他用“十年磨一剑”的定力证明,真正的演员能让每一次机会都成为向上的阶梯。

结语

41岁的王仁君,用他的经历在喧嚣的内娱写下属于实力派的答案。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机遇决定你能否“被看见”,实力才决定你能否“被记住”。

机会从不会让真正努力的人沉默,而那些靠流量堆砌的泡沫,终会在实力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当内娱为他的成就驻足时,沉默的不仅是对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一种久违的、踏实的艺术态度的深思。

部分参考资料:

千龙网|王仁君:三演毛泽东,思想的烙印扎了根

上观新闻|专访王仁君:第五次饰演青年毛泽东,“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中工网|王仁君将在电影《1921》中再现伟人风采

青年毛泽东可亲可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娱乐   沉默   王仁君   唐国强   伟人   角色   演员   古田   机会   青年   军号   实力   演艺   赛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