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收2架客机后,波音CEO喊话:我们不为中国造飞机了

4月23日,在中国连续退掉2架波音飞机后,波音公司CEO奥特伯格终于破防,并放出“狠话”:

如果中国再不接收波音飞机,波音将停止为中国制造飞机。

虽然奥特伯格的态度有些强硬,但他破防的背后,却有个让美国无法接受的事实....

波音公司持续亏损

作为美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波音公司曾一度垄断全球的飞机行业,仅凭出口飞机,就为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发展。

不过,近年来,曾辉煌不已的波音公司,其财务状况却一直不容乐观。

据2024年财报,波音去年的营收为665.17亿美元,同比下降14.50%,这是波音连续第六年亏损。

而此次中国航司退回两架波音737 MAX客机,更是给波音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

据美媒报道,除了这两架被退货的飞机外,波音运往中国的41架飞机也已进入生产流程,另外还有9架计划于今年交付,这些订单总计金额约50亿美元。

尽管波音表示,会积极寻找其他买家来消化这些订单,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因为,全球航空市场竞争激烈,空客等竞争对手的同类型机型更具性价比优势。

短期内,波音很难为这些飞机找到合适的买家,预计可能面临约12亿美元的损失。

更关键的是,中国航空市场对于波音而言至关重要。

作为全球飞机交付总量占比21%的重要市场,中国是波音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每年的订单量和交付量,对波音的营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在持续的中美关税战等因素影响下,波音彻底失去中国市场,其营收状况将进一步恶化,原本就艰难的财务局面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危机。

面对这样的潜在风险,波音CEO奥特伯格虽然曾放出 “不再为中国造飞机” 的狠话,但实际上却难以忽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他也不得不承认,失去中国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在市场现实和企业生存面前,波音的“狠话”也显得有些苍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国家拒收波音飞机,并不是一气之下决定的,这背后也蕴藏着很多“玄机”。

我们为什么拒收波音?

大家肯定能猜到,中美贸易摩擦,是导致中国拒绝接收波音飞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5年,美国对华加征125%的关税,使得波音737 MAX 8单机采购成本从1.1亿美元飙升至2.3亿美元。

这一关税政策不仅大幅增加了中国航空公司的采购成本,还对波音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打击。

中国作为波音的重要海外市场,其采购量曾占波音全球交付量的25%左右。因此,中国拒绝接收波音飞机,是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的有力反制。

在贸易博弈的表象之下,飞机安全性也始终是中国坚守的核心底线。

而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子航空的波音737 MAX 8飞机在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189人全部遇难。

仅仅五个月后,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的波音737 MAX 8飞机也发生了类似的坠毁事故,导致157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波音公司对737 MAX系列进行了技术整改。但在2024年,波音737 MAX系列仍再次发生多起事故。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对飞机的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所以,中国拒绝接收波音737 MAX系列飞机,不仅是基于对其安全性的担忧,更是为了降低中国航空公司的运营风险。

除此之外,中国航空业的自主发展,也是拒绝接收波音飞机的重要底气。

中国航空业的自主发展

近年来,国产大飞机C919的发展,给中国航空业带来了新盼头。

C919的机身部件已有95%实现国产,像机翼、机身等关键结构件都是国内企业自主生产的。

以前这些部件依赖进口,现在咱们自己的航空企业通过合作攻关,掌握了超临界机翼设计、复合材料成型等核心技术,让机身既轻又结实,比同类型波音飞机更有优势。

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国自主研发的长江-1000A发动机也有明显进步。

这款发动机已经完成了1.5万小时的飞行测试,经历了高温、低温等各种极端环境的考验,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计划,它预计在2027年投入商用。

一旦用上这款国产发动机,C919就能告别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航司暂缓接收波音飞机,其实是给国产大飞机腾出了发展空间。

现在国内航空市场需求旺盛,每年新增飞机需求达上百架。

如果C919能拿下其中一部分订单,不仅能带动国内航空产业链的发展,让材料、电子等上下游企业跟着升级,还能让国产飞机在实际运营中积累经验,逐步打开市场。

有业内人士说,每一架C919的成功运营,背后都是成千上万产业工人和几百家企业的努力,这一步步走稳了,中国航空业才能真正从“买别人的飞机”变成“造自己的飞机”。

如今,C919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多家航空公司的订单,海外也有不少客户表现出兴趣。

印尼、肯尼亚等国的航空公司已经开始了解C919的情况,这说明咱们的国产飞机正在得到国际认可。

表面上看,暂缓接收波音飞机是一个商业决定,实际上这是中国航空业自主发展的必然选择:

用市场支持技术研发,用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航空强国的目标迈进。

总之,波音此番喊话,看似强硬,实则尽显无奈。失去中国这个庞大市场,其损失难以估量。

那么,你认为波音CEO奥特伯格的喊话,究竟是决定破罐子破摔,还是故意虚张声势呢?

信息来源: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观察者网】【中国日报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波音   中国   飞机   中国市场   航空公司   美国   客机   航空业   订单   航空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