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稳如泰山”是不跌:A股这3类企业,跌了能回拿来打底仓刚好


上周我妈买的某粮油龙头跌了2%,她慌着要割肉,我拦着说“这公司每月卖10亿斤大米,需求不会凭空消失,跌是大盘带的”,这周果然涨回原位。A股里的“稳企业”,从不是“涨不停”,是“业绩有底、跌了能回”,这3类企业就是典型,用来做账户的“压舱石”刚好。

第一类:政策绑定的基建核心供应商

不是所有基建股都稳,得是“政策每年必投”的核心领域,比如特高压、城市轨交的设备供应商。

逻辑很实在:新基建是每年的政策固定动作,光特高压每年就有几千亿投入,这些企业是“指定级供应商”,订单能排到明年。比如某特高压设备厂,去年拿到的订单占了全年产能的80%,就算大盘跌10%,它的季度业绩预告一出来,股价就能回一半。

这类企业的“稳”,是政策托着订单,不会突然没生意,就算短期跌,也是跟着大盘晃,业绩能把股价拽回来。

第二类:民生必选的“刚需消费龙头”

不是奶茶、火锅这类“手头紧就不买”的可选消费,是“不管经济好不好都得花”的品类:比如全国性粮油龙头、城市供水供电企业。

拿粮油举例:就算收入降了,每个家庭每月的米面消费量差不了10%;而且这类企业有“定价缓冲垫”,原材料涨了,能适度提价,利润不会崩。我爸拿了某粮油股3年,每年分红比银行理财高,最大跌幅没超过5%,比买基金省心。

这类企业的“稳”,是需求没弹性,生活离不开,业绩波动比心跳还稳。

第三类:卡脖子领域的国产替代主力

比如工业软件、高端机床的国内龙头,它们的“稳”是“政策逼着订单来”。

现在政策要求国企、大厂“替换进口技术”,这类企业的订单是“硬性任务”:某工业软件公司,今年拿到20家国企的替换订单,收入直接涨了50%;某高端机床厂,因为“国产替代名录”,订单排到了后年。

它们的“稳”,是替代需求必须完成,就算行业情绪差,政策托着的订单也能撑住业绩。

实操:稳企业不是赚快钱的,是用来打底仓的

别指望这些企业一年涨50%,但能做到“年化8%-12%,波动比大盘小一半”。

我自己的账户里,50%的仓位是这3类企业:特高压设备+粮油龙头+工业软件,剩下50%再买科技、新能源这类弹性股。就算弹性股跌20%,底仓的稳企业最多跌3%,账户不会“绿得心慌”,睡一觉起来,业绩公告就能拉回情绪。

记住:A股里的“稳”,从不是K线不波动,是“未来1年能赚多少钱、能拿多少订单”看得见。瞎买股票亏,是把“赚情绪的钱”和“赚业绩的钱”搞混了,拿稳企业打底,至少不会踩“业绩暴雷”的坑,还能让你在波动里睡个好觉,觉得可以有用,就收藏起来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稳如泰山   打底   企业   业绩   订单   政策   粮油   龙头   基建   账户   大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