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旦河西岸阿尔马萨拉村的那些年,每次巴以联合抗议落幕,社区领袖马哈茂德总会捏着手机冲队伍、也冲铁丝网对面的以色列士兵喊话:“有了这个——智能手机和 Facebook,再也不会发生第二次‘浩劫’(Nakba)了!全世界都会看到并阻止他们驱赶我们。” 这话连着念了好些年,听着挺踏实。但人类错了。
看看眼下的加沙:近代史上,没有哪场屠杀被影像如此彻底地撕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波黑、卢旺达屠杀年代做梦都想不到的工具——让暴行瞬间被四面八方捕捉,眨眼间捅到全球。再加传统媒体推波助澜,血腥证据数量、传播速度都是空前的。
但怪事儿来了:尸横遍野、孩子饿成皮包骨、城市被夷平的画面海量涌来,多数以色列人,加上海外——包括简体中文网一大票支持者,反应却出奇一致:
要么咬死“全是假的”,要么啐一口“加沙人活该”,更邪门儿的是不少人俩都认:“死小孩?压根儿没那回事儿!——就算有,也算他们倒霉!”
暴行否认哪儿都有,以色列愣是给它整成了一种“艺术”。这行当的“祖师爷”,社会学家斯坦利·科恩那本《否认的状态》,写的恰恰就是他在80年代末巴勒斯坦大起义(第一次起义)里当人权干事的见闻,绝非偶然。
科恩亲历现场,摸透了政府和社会否认暴行的老把戏:抵赖——压根不认虐待; 漂白——改口说是“合理施压”;再不济就讲 苦衷——“定时炸弹”悬头顶啊,不得不干!
在以色列,这套玩法嚼碎了俩精神鸦片咽下去:一个是“武器纯洁性”神话——打死都信自己只搞“自卫”;另一个是“边开枪边掉泪”——人杀了,事干了,只要事后“抹两滴泪”,道德的底裤仿佛就能缝回去。这种思维暗藏着两个“认账”:其一,晓得施暴杀平民有罪,心虚才要拼命辩;其二,承认捅开真相有价值——哪怕只是为了更滑溜地把它盖上。
这份虚伪虽臭不可闻,倒也留条缝儿:花架子一旦被真相捅倒喽,尴尬没准儿真会变成改变的推手。过去,手机实拍、秒传天下的暴行镜头,还真能砸得人心里咯噔一下。
如今?不好意思,改天换地了
现在在以色列,从总理衙门口到街边键盘侠,全社会对加沙景象的下意识反应就是俩字:“假货!” 这一手“防伪”本事,大半是拾美国右翼阴谋论的牙慧,跟当年特朗普鼓捣的“深层政府”一路货。
美国那票阴谋论主播如亚历克斯·琼斯,早把路蹚熟了——桑迪胡克小学死了二十个娃?琼斯敢说那是政府“摆拍”,尸体都是“假模型”。这种套路没等十月七号,就早从以色列的犄角旮旯渗到主流言论场了。仗打得越久,“逢图必假”成了条件反射——巴勒爹娘哭丧小尸骨?“那是演员抱假娃娃”!以军毙平民?“AI造/P的/假的空场子”!这“话术”一套接一套繁殖。
这种否认自带一个“黑红”标签儿——“巴莱坞”(Pallywood)——意思巴人苦难全是请国际媒体、NGO一块儿演的国际大片儿。这词儿早在2000年代初就已漂洋过海,进口到以色列。
搁以前玩否认还真得“讲点技术”。还记得2000年那个震动全球的画面吗?第二次起义,巴勒男孩穆罕默德·杜拉中弹惨死。当年以色列当局和帮闲的学者,真搞了一场大阵仗:什么“弹道分析”、什么“法医鉴定”,折腾个溜够就想说视频是“摆拍”。如今?新式否认甩开膀子干——“假的!”,压根懒得装。学者叫它“阴谋思维”——不利的证据?甭管是啥,先扣上“伪造”帽子再说。
拿加沙闹到天上的饥荒来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理儿:两百万人被围城里几个月,粮水断了,生路掐了,饿不死人?那不成神仙了!可以色列从键盘侠到部长大人,头一个蹦出来的还是那句“都是编的!”内塔尼亚胡咬定人道危机是哈马斯整的“摆拍+P图戏码”。那外长更绝,对着瘦成芦柴棒的小孩照甩一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还硬扯画面里要有个别人没饿扁?那就是证据!军方咬死哈马斯“盗也门小孩照”“使AI造假”。连平素对政府挑刺的《新消息报》记者伊塔马尔·艾希纳都附和一句:“他们(巴人)明白‘孩子饿’戳心窝子,八成是演出来的——或者那孩子本来就是别的病。”民间更硬气——“活该!”“还指望我们喂敌人不成?”
这手否认连学术报告都敢往上登(像那巴伊兰大学贝京-萨达特中心的反驳种族灭绝报告,特意设了AI假图一章)。暴行证据一直被赖账,不稀奇。可今天世道已然翻篇:“后真相”年代,AI造假恐慌、公信力垮台、民主机器卡壳凑一块儿,谁想听不顺耳的事儿?甩一句“假的!”,比挡箭牌还管用了。外加本国媒体集体“熄灯”,拒报加沙实况,结果偶尔溜出来的惨画面只能撞见一双双冷漠的肩膀,肩膀还耸着,没准儿飘过一句:“他们活该。”否认与开脱早搅成连体婴,面皮打架,骨肉相连。
被封锁甩在脑后二十年的加沙,却被十月七日的风暴砸回了以色列眼前。大概就是那一刻,“假的”和“活该”拧成了一股更韧的绳:
“假的”:给国家幻想——“咱们的孩子清白着呢”——打强心针,顺便糊弄国际上的眼神。
“活该”:那是习惯俯视的对象竟敢反抗,这口气顺不下去,憋屈又震惊拧出来的邪火。 两股绳一绞劲儿,碾碎了道德,也封死了反思的路——道歉?免谈!
马哈茂德攥着那台阻截屠杀的手机所仰仗的第二根支柱,也应声断塌——人权运动几十年认准的理儿:记录暴行能让人“知耻回头”。可当操刀那主儿骨子里压根儿“不知耻为何物”,连道德谴责和真相本身都敢踩在脚下时,闪电般的拍摄、光速般的传播,还能顶什么用!
瞅瞅过去两年的人权报告和国际官司吧,眼下的以色列军头、政棍、名嘴,早不稀罕遮遮掩掩了——他们把当年人权组织求爷爷告奶奶才扯出来的真相,自己就大大方方承认了。过去连提“浩劫”(Nakba)都要封口的,现在大喇喇说要对加沙搞“第二次浩劫”;以前巴勒斯坦人权组织“卜采莱姆”在西岸偷拍点丑事就被指“掐头去尾”,如今大兵自己就把侵犯人权视频往网上撒。
我们瞅见的,是传统那套“曝光→嘴硬赖账→核查拆穿”的局子,被一脚踹了线。这节骨眼上,智能手机能咋办?
记录暴行的枪,火力真没想象中大,但也绝非烧火棍。依我看,那边筑起的“假图堡”和“活该死”的壕沟,已然撞到了一面啃不动的墙。
加沙满城挨饿的证据硬过磐石,“假货!”的嘶喊反透出慌腔走板。那种在舆论空间里机器般复读的绕口令——“死孩子?本来就有病!是哈马斯饿死的!与我们无关?!”——压根拦不住部分以色列人开始重掂巴勒斯坦的苦难和世道的公正。就连官腔也松了嘴风:从“死人?不可能!”到“有点惨……但该怨哈马斯”、“打仗总添点意外”、“喊什么喊?也门也饿着咋不声张?”这些别扭话看似滚进科恩那老三篇,却露了馅——至少戳在了某些以色列人羞耻心刚冒芽的嫩尖儿上。
这点波动,背后两股劲在顶:
国外铁拳砸桌了:国际眼看加沙成了饿城,制裁棍子真扬起来了。
找台阶的新心思:认了伤惨,但能赖就不直戳“咱们最棒那些兵士”(那些兵士)的心窝子。 别忘了那座用加沙人命堆起来的真实影像山!是加沙内外没日没夜拍片子、告状子、全球跑破鞋传真相的个人和团体,一锤锤砸开了点缝隙!
眼下,更大灾祸已在案板上:有风声说以色列当局要清光加沙城,把老百姓强塞进“集中营式营地”,这算给永久赶人铺路子了。这势必让火海再浇一层油。问号还在那儿杵着:以色列人是会在这堵隔绝现实的厚墙里边越捂越深的缸里,还是终会抬眼,看见那被记录撕开的残酷?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