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能熬死苏联!同理也能打败中国?李显龙说了句实在话,很中肯

前言

4月以来,中美之间的经济较量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美国使出的“对等关税”不过是在避免热战的基础上,黔驴技穷甩出的最后一张牌

之前,像“意识渗透”“经济封锁”“政治孤立”这样的牌都对中国用过了,但结果不太理想,这是让美国没想到的。

毕竟,这套组合拳以前对苏联打过,直接将这个“红色巨人”击碎,为什么到中国就没用了呢?明明是一样的社会体制。

其实,但凡他们听听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就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故技重施 李显龙点明重点

“中国不是苏联,不会消失!”

2021年8月4日,李显龙在出席阿斯彭安全会议的时候,对美国发出警告:“别挑战中国。”

其实,自从中国成为全世界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中美的竞争已经摆到了明面上

信息来源:南方前沿 2021年8月4日 《“中国不是苏联,不会消失!”新加坡总理罕见警告美:别挑战中国》

在很多会议上都会谈到中美关系,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紧张感更不用多说,中美要是真发生“热战”,先遭殃的一定是他们这些靠近战区的小国。

李显龙表示,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已经成“良性竞争”变成了“必须以某种方式获胜”,就连一向不和的美国两党在对华关系上态度也是一致的。

这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态度,必须以强硬的手段遏制对手

但中国不是苏联,李显龙说,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力量,拥有人才并决心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国家。

美国用在苏联身上的手段,再用到中国身上统统不会奏效。

经济封锁 只对苏联有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而苏联解体的过程正是对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美国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通过经济封锁的方式,让苏联长期处于困顿,其实是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上就留下了漏洞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2011年6月13日 《中国改革如何避免苏联模式弊病》

为了与美国抗衡,或者说为了对抗外部压力,苏联选择牺牲一部分轻工业,从而发展重工业。

这么做确实让苏联面对其他国家“不怒自威”,但“一条腿走路”也让本国人民生活困苦。

人民日常需要的、最基础不过的商品严重不足,为了抢到那一点肉和面包,往往天不亮就要去排队购买,还不一定能买上。

苏联自己造不出来,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卖,居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自然而然就心生怨怼。

我们曾经也有过相同的一段时期,但很快决策层就意识到了这个弊端,并做出调整

现在的中国拥有所有的工业门类,甭管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甚至是农业,没有一个拖后腿的

甚至因为优越的性价比,中国的工业品在世界上非常有竞争力,就算美国疯狂提高关税,也阻止不了中国工业品进入美国市场,其他市场就更不用说了。

“经济封锁”不管用,“意识形态渗透”自然也没了实现的基础。

意识渗透 在中国行不通

1950年的时候,美国设立了一个推广美国文化在全球传播的部门,叫美国信息署

这个部门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它背地里干的却是“意识形态渗透”的勾当。

信息署向苏联境内的各种文艺工作者提供资金,鼓励他们创作于“民主和自由”相关的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苏联人民。

与此同时,好莱坞也受命创作了很多展现“美国梦”的大片,通过不同渠道流入苏联

代入苏联人民的角度想一下,一边要每天排队才能购买到少量的食物,一边看美国电影里美国人民富足的生活。

时间久了,谁都会有心理落差。

苏联高层曾经也禁止过这类报着渗透目的而来的影片和书籍,但高压政策下也会让苏联人对“民主和自由”产生可恶,进而否定自己国家的社会体制。

同样的手段,美国对中国也用过,甚至现在也没有停止,那么为什么对我们没有效果呢?

首先,我们的国家的经济是肉眼可见地在变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非常明显,所以一开始意识形态渗透就没有多少可生存的土壤。

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美国自身的衰落,让我们轻易地看到国外的月亮不一定比我们圆,没什么好值得羡慕的。

反倒是去年小红书对账,让一部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生活十分向往。

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熏陶让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高度自信,对外国的文化也能包容,不是盲目的支持或者反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中国人会做的事。

政治孤立 没有实现基础

其实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够从西方媒体嘴里听到一个词叫作“中国威胁”。

好像中国一旦强大起来,就会欺压其他小国一样,这也是美国从苏联身上得到的经验,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

但结果显然还是让美国失望了,中国和老对手不一样,反倒是自己更像是后期的苏联。

如果在冷战中胜利的是苏联,那么它也会成为霸权主义的拥护者。

但中国与苏联有着根本的不同,那就是我们不搞霸权那一套,对待任何国家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无论这个国家是大是小。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表现出的,一直是一个爱好和平且保持尊重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贸易伙伴也遍布全球。

世界需要中国商品,同时也需要中国市场,搞政治孤立那一套,注定在中国身上无法实现。

结语

中国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和自省的国家,否则也不会将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之久。

美国对苏联所做的一切,中国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除了反省自身有没有相同的问题,也时刻防备着美国故技重施。

反倒是美国似乎被打败苏联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看不清楚美国自身所存在的危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不会成为下一个苏联,但美国说不定就要步苏联的后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苏联   中国   热战   中美   中肯   美国   意识形态   孤立   身上   国家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