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cl透明如玻璃,编织着理念,衣服亦是工具

巴黎的晨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秀场地板上,那些悬挂着的针织衣物像被露水打湿的蛛网,闪着细碎的光。我伸手触碰其中一件薄荷色罩衫,指尖传来再生聚酯纤维特有的微凉触感——这大概就是设计师高桥雄介所说的"具象存在":既不是对自然的模仿,也不是纯粹的幻想产物。

后台角落里,染匠正将一匹印度有机棉浸入靛蓝染缸。这种源自爱知县有松町的传统技法,让布料在反复浸染中逐渐呈现出云絮般的渐变效果。高桥把这种工艺称为"时间的可视化",就像他那些层叠设计的裙装,每一道褶皱都是材料与光线对话的痕迹。

最令人玩味的是那件被媒体反复提及的"陶器裙"。远看像件普通针织连衣裙,走近才发现是由三种不同密度的再生聚酯纤维编织而成:底层是致密的蜂窝结构,中间层分布着气孔,表层则是半透明的薄纱。当模特走动时,裙摆会随着步伐产生波浪般的变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把石子投入池塘,看水纹一圈圈漾开的场景。

不过现场有位戴黑框眼镜的买手悄悄吐槽:"那条透视运动裤的设计师肯定没挤过巴黎早高峰地铁。"这话倒提醒了我,当高桥强调服装应该回归"工具属性"时,那些需要精心搭配的箱型西装确实显得有些矛盾。就像他借鉴的阿尔普雕塑,在美术馆里是艺术品,放在客厅可能就变成了碍事的摆设。

谢幕时,灯光突然调暗,最后出场的模特穿着全透明罩裙缓缓走来。内衬的立体剪裁在聚光灯下投出变幻的阴影,宛如水中摇曳的水母。此刻我理解了高桥的执念:他不要衣服成为身体的囚笼,而要它们变成会呼吸的第二层皮肤。只是不知道,当这种"会呼吸的艺术品"遇上梅雨季的潮湿,或是北方冬季的静电,还能保持多少诗意。

离场时收到品牌方的小礼物——一块用边角料编织的杯垫。握在手里,粗糙与光滑的经纬交错,突然觉得这或许才是高桥想说的:最好的设计,应该像这个杯垫一样,既承载得了滚烫的咖啡杯,又经得起日复一日的摩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时尚   理念   透明   衣服   玻璃   工具   巴黎   模特   艺术品   晨光   梅雨季   聚酯纤维   罩衫   设计师   靛蓝   呼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