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招牌醒目亮眼,五角星提袋复古吸睛,搪瓷杯里盛着现磨咖啡,墙面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与网红打卡者的镜头相映成趣——这两年,“人民咖啡馆”以极具辨识度的国潮风格席卷社交平台,从上海四行仓库到北京前门,从沈阳故宫旁到全国18个省份的20座城市,近30家门店动辄排起两小时长队,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新地标”。然而,这场看似热闹的流量盛宴,却在商标争议、价值争议的漩涡中逐渐失焦。

人民咖啡馆的爆火,精准踩中了国潮复兴与怀旧消费的双重风口。它深谙年轻人的打卡心理,将红色文化元素与咖啡消费场景巧妙结合:四行仓库店的预热变色杯托,遇热会浮现千疮百孔的抗战墙面,让“爱国情怀与时尚潮流完美融合”;故宫旁的门店则以红墙木质家具呼应古建筑,靠窗位能直拍角楼美景;“劳动人民先富起来”的纸杯文案、革命先烈名言铭牌、红星装饰等细节,更让喝咖啡变成了一场有“仪式感”的文化体验。再加上9-38元的亲民定价,比同商圈咖啡便宜一半以上,大幅降低了消费门槛,让“打卡主旋律”成为全民可及的潮流。此外,对退伍军人、医务工作者等群体的消费优惠,以及向环卫人员赠送饮品的举措,也为其赢得了不少好感,使其在网红品牌中显得格外“接地气”。
但繁华背后,是无法回避的法律争议与价值争议。最核心的矛盾在于“人民”二字的商用边界——其母公司要潮文化多次申请“人民咖啡馆”商标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仅持有“潮人民咖啡馆”等变体商标,却在经营中刻意隐去“潮”字,涉嫌违规使用未注册品牌名。更讽刺的是,该品牌曾发布声明怒斥近60家“山寨店”盗用其设计,却被网友戳穿“自身商标都不合法”的尴尬事实,最终只能悄悄删除声明。人民网锐评一针见血:“人民一词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和政治内涵,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情感与公共利益,不容亵渎,更不能被滥用”。当本该庄重的公共词汇成为吸引流量的营销噱头,当红色文化沦为打卡拍照的背景板,其背后的历史分量与集体记忆正在被无形消解。
争议还不止于商标。有消费者吐槽部分门店“味道中规中矩却频繁缺货”,也有人质疑其“打着‘人民’旗号却并非全程亲民”,个别门店服务员甚至因顾客差评回怼“那你去喝白开水”“是不是中国人”,引发舆论反感。这些细节暴露了品牌在流量狂欢下的浮躁:过度依赖场景营销,却忽视了咖啡产品的核心品质;借“人民”之名引流,却缺乏对消费者的基本尊重,最终让“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变成了空洞的口号。
如今,相关部门已对涉事品牌进行处理,这场流量盛宴也逐渐降温。人民咖啡馆的起落,给网红品牌上了生动一课:国潮不是元素的简单堆砌,文化消费更不能触碰公共价值的红线。“人民”二字的分量,在于对公共利益的敬畏,对真实需求的回应,而不是商业营销的工具。若想真正赢得“人民”的认可,与其在招牌和装修上做文章,不如在品质、服务与责任上多下功夫——毕竟,能长久留住消费者的,从来不是一时的流量噱头,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价值沉淀。当咖啡香褪去网红滤镜,真正能扎根人心的,终将是那些真诚对待消费者、尊重文化内涵的品牌。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