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山新闻】
深红浅黄,金秋如画。从玄武湖到栖霞山,从清凉山公园到中山植物园,连日来,南京的家长孩子全体出动,循着南京“捡秋地图”,俯身拾一片落叶、闻一缕桂香,在自然中捡拾诗意与活力。
从配饰到器皿,从画作到诗词,在古人眼中,秋,有着千变万化的具象展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中的文物,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感受从历史时空中弥漫而来的秋色。
器皿之上,秋日的氛围感拉满了
“这瓶子太精美了,既展现了皇家气派,又富有文人意趣。”11月2日,在南京博物院,看着展柜中的清代铜胎掐丝珐琅琮式瓶玉石菊花景,来自山西的游客丁玉感慨。

菊花是秋天的使者,古代一直有秋游赏菊之俗,菊花以其高洁之姿,赢得众多文人雅士的青睐,人们自然也会将其融入各种器物之中。
这件铜胎掐丝珐琅琮式瓶玉石菊花景,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底色,瓶身饰菊花纹样,四周则环绕着变形回纹,瓶中植有红、白、蓝三色菊花,错落有致,宛如秋日花会的缩影,颇显古雅之美。
大到瓷器,小到摆件,既能把秋日氛围拉满,也能将这抹秋色延续更久。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件山石卧虎摆件,可以让游客走进金元时期的秋天,找一只正在打盹儿的胖虎。

快瞧!在秋日森林,一只圆头圆脑的胖虎正慵懒地卧在山石柞树边,不似平日里那般凶狠,倒像是午后犯困的大猫,圆溜溜的双目透着迷糊,一只爪子还悠闲地托着腮帮子,蓬松的大尾巴高高翘起,仿佛下一秒就要晃悠起来。身旁宽大的树叶脉络清晰,山石顶上,一朵灵芝悄然点缀。方寸之间,定格了猛兽休憩的闲适与秋日山林的静谧。
书房之内,“秋叶”竟然大有用处
想象一下,不出门,在书房就能拾起一片初黄秋叶是一种什么感受?
一大一小两片栩栩如生的叶子严丝合缝地叠放在一起,叶色黄中泛红,叶缘红色愈深,可不要小瞧它们,这可是两片精致美丽且大有用处的叶子——笔掭。

何为笔掭?笔掭是古代下笔行文描画之前用以掭墨的器具,目的是避免落笔时发生墨色浓淡不均的现象。这件“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呈叶形,通体施黄釉,釉面莹亮,器面的叶脉描画清晰并以描金装饰,器底也雕出了叶背脉络,全器宛如叠置的大小两片秋风中飘落的红叶。
描金,是金彩装饰方法之一,是用金粉或金水在瓷面上描饰纹样,或配合其他装饰作边线或金地使用。清代工匠们对于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代单色地上描金的手法,达到了陶瓷装饰更加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让这件笔掭更加高贵典雅。
“所谓‘一叶知秋’。把秋叶的自然形态融于笔掭之中,这是独属于古人笔下的秋日浪漫,更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精致生活。”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说。


据了解,清宫所藏笔掭不多,但材质丰富,制作精良,各式造型都蕴含着设计巧思。比如,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以绿叶为原型,并在其上堆贴四朵粉红色海棠花;再比如,黄玛瑙瓜叶形笔掭,整体为黄玛瑙质,卷边荷叶形,叶下花枝纵横,是一件二合一的多功能用具。
赏花观月,不负好时节
赏秋,既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更是一场全家参与的亲子游戏,这不,道光皇帝也带着自己的家人集体出动呢!
在故宫博物院,有一张《道光帝喜溢秋庭图》轴,画中描绘的是秋日里道光帝携后妃、子女在庭院中赏花嬉戏的情景。

只见园中湖石玲珑耸立,丛菊盛开,枫叶已经变红,透出浓浓秋意。道光皇帝与皇后于厅中安坐,坐榻两旁的盆菊与前景处室外的景观构成了呼应,而屏风上的山水又拓宽了视野,串联起画面之外更广阔的空间。在石阶上玩耍的有一皇子与公主;在院中牵手的母子是贵妃与皇子;另外还有一位妃子、一位公主和一个宫女。
画面题“喜溢秋庭”,一个“喜”字,表达了道光皇帝作为家长,对此画所反映出的家庭温馨场景的愉悦之情,该画作也成为研究当时宫廷生活最珍贵的图像史料。
日间赏花,夜间观月。清初宫廷画家冷枚擅长画人物、仕女、山水、花鸟,画风工整细致,色彩浓厚。在他创作的《高秋玩月图》轴中,有两人立于亭台楼阁之中,其中一人正拈须远观月色,似正酝酿诗词的样子,身旁一小童执扇相伴,一轮明月悬于画的左上角,主仆二人皆做凝神赏月之态。

同样,在南京市博物馆,有一幅《月下芦雀图》,描绘了深秋月夜苇塘的一角,一轮明月半隐于云间,水边,数枝芦苇错落有致地斜出,迎风欲动;一对小鸟相依相偎栖息枝上,怡然自得。

“古人对秋夜赏月的深情厚爱,在丹青高手的笔下得以生动展现。这是明代画家林良创作的,画面构图清疏,意蕴颇深。”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整个画面静中有动,生机勃勃,其境清旷幽美,墨淡韵远,情景交融,引人深思。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