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IMF总部那番话,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他自己国家拼命搞"新生水",目标2045年淡水100%自给,却要求中国放弃"完全自给自足"。
新加坡玩命搞自给,却劝中国别自足?为何新加坡如此矛盾?这种双标背后藏着什么?

编辑:晚风
炸裂!新加坡公然要求中国放弃自主。
这一手玩得太精了!
想想都觉得可笑!
新加坡这个国家,还没咱们上海的九分之一大,资源极度匮乏。

他们最大的"焦虑"是什么?是水!
过去,新加坡的淡水100%依赖从邻国马来西亚进口。
这些年,新加坡在干嘛?
他们在玩命地搞"淡水自给自足"!
搞"新生水",就是把污水处理成饮用水。
搞海水淡化。

根据他们自己的规划,到2023年自给率已经到了65%,目标是2045年彻底摆脱依赖。
这就奇怪了!
怎么新加坡自己搞"淡水自给",就是"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中国搞个芯片、搞个大飞机,就成了"破坏和平、威胁世界"了呢?
这双重标准,玩得也太溜了!

尚达曼总统这番话,翻译过来就是,他希望中国永远停留在"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时代,老老实实当个下游加工厂。
把高附加值、能"卡脖子"的领域,全留给欧美。
新加坡的命根子在哪里?在马六甲海峡。
它就是靠着这个"十字路口",当着全世界的"中转站"和"收费员",才有了今天的富裕。
马六甲海峡对咱们也极端重要!

咱们每年80%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得从这儿过。
这是咱们的"海上生命线"!
以前,马六甲海峡是沿岸三国共管,外人插不进来。
可就在前阵子,新加坡干了件"出格"的事——它主动邀请了印度海军,来马六甲海峡搞联合巡逻。
印度?一个非沿岸国家!
新加坡把印度拉进来,这是想干嘛?

这不就是明摆着,要在这条"生命线"上,给咱们扎根刺儿,添点堵吗?
这背后,是新加坡"押宝"的心态在作祟。
它一直紧跟美国的步伐,可现在眼瞅着,美国在科技战、贸易战里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而有点力不从心。
新加坡怕了,怕自己押的"西方阵营"万一输了,它这个"中转站"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所以,拉印度来马六甲,是想找个"新保镖"。
在华盛顿喊话中国"放弃自给自足",是想帮美国"锁死"中国的科技上限。
当然,咱们也不是吃素的!
新加坡前脚刚拉来印度,咱们后脚就和马来西亚搞了一场"和平友谊—2025"联合演习。

演习地点,就覆盖了马六甲海峡的核心海域!
陆海空精锐尽出,一千多号人。
意思再明白不过:马六甲的安全,沿岸国家自己就能搞定,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
这一巴掌,打得够响!
估计正是这一系列"敲打",让新加坡更急了。
所以尚达曼才会在华盛顿,把"自给自足"和"台海问题"捆绑在一起。

他原话还提到:如果台海发生对抗,就是中美直接对抗。
听听这话,他把中国的发展权,和台海的和平,强行挂钩了!
他的潜台词就是:"中国你别再搞高科技了,你一搞高科技,就自信了,就想在台海'冒险',就会引发中美大战。"

这是在干嘛?
这是在帮着美国,给中国扣上"战争威胁"的帽子!
以前李显龙还反复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独'是醒目的红灯"。
怎么到了尚达曼这儿,就变成了逼着中国"用发展权换和平"了?

新加坡一直标榜自己是"中美桥梁"。
朋友们,桥梁是用来沟通的,不是用来站队和递刀子的!
说到底,新加坡作为小国,在大国博弈的夹缝里,有焦虑,这可以理解。
它最怕的就是中美彻底闹掰,砸了它的"饭碗"。

但尚达曼总统这次,显然是"算错了账"!
他没搞懂,中国的"自主可控",不是为了称霸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人欺负的"生存底线"!
他也摸错了中国的底线。
中国的发展权,和国家的统一,这两样东西,是绝不可能拿来做交易的!
中国当然要和平,但我们要的是站着的和平,是有尊严的和平!

小国的生存智慧,在于"平衡",在于"不选边"。
与其费尽心机跑去华盛顿,劝中国"放弃自给自足",不如省点力气,去劝劝美国"放下技术封锁"的大棒。
毕竟,在大国博弈里,帮人递话的"传声筒",从来没好下场。
忘了自己"桥梁"的本分,总想当"裁判"的国家,最后,往往会发现自己无处立足!

咱们先把"自给自足"这个概念掰扯清楚。
尚达曼总统嘴里的"自给自足",是个很巧妙的"偷换概念"!
他把咱们现在拼尽全力在搞的"关键领域自主可控",直接歪曲成了"关起门来不跟任何人玩"的"完全自给自足"。
咱们什么时候说过要"啥都自己造,不跟外人打交道"了?

咱们强调"自主可控",那纯粹是被逼出来的"求生欲"啊!
这事儿得从几年前说起。
当美国把"实体清单"的大棒砸向华为的时候,当荷兰ASML的光刻机不卖给我们的时候,当几千家中国企业被无端制裁的时候,咱们才猛然惊醒:原来,关键技术这东西,真是要不来、买不来的!

这就好比你天天去一家餐厅吃饭,突然有一天,餐厅老板说不卖给你了,还要联合所有厨师不给你供货,就想活活饿死你。
那你怎么办?你总得学着自己在家开火做饭吧!
结果,尚达曼总统现在跳出来说:"哎呀,你这个在家自己做饭的行为,破坏了大家'互相依靠'的和谐气氛,是'和平的威胁。"
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他不去指责那个不让你吃饭的人,反倒指责你自己学做饭?
咱们的"自主可控",从来不是为了"脱钩",而是为了"防断供"!
就拿粮食来说,发改委的数据早就明明白白,2024年咱们粮食产量头一回突破1.4万亿斤,人均快500公斤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这是为了啥?
这是为了14亿人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再看能源,咱们的自给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煤、油、气、核能、风光电多管齐下。
这是为了啥?
这是为了万一哪天海上生命线被掐断,咱们自己家里不会断电、不会挨冻!
咱们一边在搞这些"安全带",一边拒绝开放了吗?
你看看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看看巴斯夫在广东投的百亿欧元项目。
这些真金白银的外资,难道是"自给自足"的幻觉吗?
说白了,咱们的逻辑是:"我能自己造,也愿意买你的好东西;但绝不能落到'你一断供,我就得下跪'的地步。"

新加坡总统这一声喊话,暴露的是国际话语权的结构性不平等!
话语权与国家实力正相关,这是不可改变的现实规律。
但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改变这种不平等!
从"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到高铁、5G、大飞机,从技术追随者到创新引领者,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
这就是实力带来的话语权!

当然,我们也理解小国的生存困境。
但理解不等于认同,同情不等于放任!
新加坡可以"生存焦虑",但不能因此就"递刀子"。
可以"过度补偿",但不能因此就搞"双重标准"。
中国坚持的是"自主可控+开放合作"的双轨策略!
既要有不怕断供的底气,也要有拥抱开放的胸怀。
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样子!

新加坡的"收费站"游戏,暴露的是国际话语权的结构性不平等。
但中国坚持"自主可控+开放合作"的双轨,终将赢得真正的尊重。
面对不公,我们该坚持自主还是继续依附?这值得每个人思考。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