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中路“星点心愿”店外的一辆咖啡车内,“星员工”肖宇宏正专注地操作着咖啡机,磨豆、萃取、打奶泡——每个步骤都一丝不苟。经过五分钟的精心制作,一杯拿铁咖啡被他稳稳地放在取餐台上。
与寻常咖啡店不同,在这里为你制作咖啡的“星员工”,是一群正努力走向社会的孤独症青年。这辆小小的咖啡车,不仅是一处经营场所,更是“星员工”学习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
福州杨桥中路“星点心愿”店外的咖啡车
“同伴教学”创造奇迹
开业半个月饮品制作“零差错”
记住数十种饮品的配方、区分不同颜色抹布的用途、在订单高峰期保持专注……这些或许看似简单的工作内容,“星员工” 们却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努力。
肖宇宏的笔记
但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星员工”们也会带来意外之喜。带教的咖啡师小陈说,最让人惊喜的是肖宇宏的成长。这个看起来“有些安静不爱说话”的男孩,仅学习三次就能记住流程,一个月后便能独立上岗,能独自完成开早、打烊等全套工作,学习速度与普通人无异。
如今,肖宇宏已成为咖啡车上唯一的“值班主管”,还能指导其他伙伴。小陈说:“我们发现,由他去教,效率比我们老师去教高出十倍。孩子们之间沟通起来更放松,配合也更默契。”
“星员工”们在制作咖啡
“你看我,像不像个咖啡师!”另一位“星员工”旺旺仔穿着围裙,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新装扮。这份职业带来的自豪感,写在每个“星员工”的脸上。
经营半个月以来,“星员工”们在饮品配方和制作上“零差错”。偶尔发生的小插曲,也只是忘记在外卖袋中放入吸管。
一杯咖啡
在年轻人心中播下公益种子
谈及为何选择咖啡车作为拓展业务,“星点心愿”的主理人张秀丽有着更长远的考量。
“咖啡是年轻人非常喜爱的饮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媒介,在年轻人心中种下关爱的种子。”张秀丽表示,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起点,让年轻人通过消费——点一杯咖啡、一份奶茶或饺子,自然而然地去亲近、热爱公益。
“星员工”为顾客介绍饮品
目前,咖啡车提供三十余种饮品,已接入外卖平台。开业半个月以来,日均销量逐步提升到50至100杯,下一阶段目标为日均200杯。这辆小小的咖啡车,不仅是一处经营场所,更成为孤独症青年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
来源:海峡都市报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