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矮小孩子家长,都喜欢没苦硬吃,给孩子追高真的不难!

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追高,每天焦虑到睡不着,测一次骨龄恨不得找所有大夫评估一遍,最后不知道该相信谁。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长个子,并不是哪里出现了病变,也不是生长激素缺乏了、甲状腺功能有问题了,就是因为饮食喂养不当,吸收不好,运动不足,爱熬夜,压力大等常见问题。不信大家对照看看,个子矮的孩子,是不是多数都存在这些问题。

对于这类孩子,想长个一点都不难,改变生活习惯,吃不下饭、吸收不好的,调好脾胃,身高自然就长上来了。

我举一个之前接诊过的案例,一个5岁半的小女孩,身高只有105,已经在矮小边缘了,比同龄孩子矮了有10多公分,在幼儿园永远站前排,妈妈也是愁得睡不着。自己在网上没少查,越查越焦虑,差点决定带孩子打针,偶然间看到我的视频,决定先来看看中医有什么办法。

其实从我们中医角度来看,这个孩子的问题非常常见,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肾两虚

一是食欲特别差,每餐只吃小半碗饭,还挑食,偏爱零食和冷饮;

二是大便不成形,每天早上要蹲很久,偶尔还会腹泻,手心总是热的;

三是精神头不足,我观察她在诊室里坐一会儿就想靠在妈妈身上,家长也说幼儿园户外活动时也常躲在一边休息,不爱动。

孩子脸色也偏黄,没有同龄孩子该有的红润感。

妈妈说她从小就比别人长得慢,上了幼儿园,看到同班孩子都比她高半个头,才开始着急。

从中医角度来看,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给身体供能;肾为“先天之本”,主管生长发育,要是脾肾两虚,营养吸收不了、生长动力不足,孩子自然长不高。针对她的情况,我制定了 “健脾益肾、固本养正” 的调理思路:

首先是中药调理,用了温和的健脾方打底,加了茯苓、炒白术、山药这些能帮孩子运化脾胃的药材,再搭配少量菟丝子、枸杞子滋补肾气,考虑到孩子怕苦,还加了少量麦芽调味,制成膏方,孩子更容易接受;

其次配合外用健脾贴,贴健脾益肾的穴位,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帮孩子长个。

教给家长几个小儿推拿的手法,平时也可以在家做做。每周2次在捏脊,从尾椎捏到颈椎,帮孩子疏通经络、健脾胃。每天按揉足三里和涌泉穴,每次各 1 分钟,既能增强调理效果,又能增进亲子互动。

日常护理上,我也给妈妈提了3个关键建议:

第一是饮食要 “温、软、匀”,坚决停掉零食和冷饮,生冷食物最伤脾阳。早餐多吃小米粥、南瓜泥、蒸山药这些健脾的食物,午餐加少量瘦肉、鱼虾补充蛋白质,晚餐别吃太饱,睡前 1 小时不进食;

第二是保证 “睡够、睡好”,每天晚上9点前必须上床,睡前别看电子产品,可用温水泡脚10分钟助眠;

第三是适度运动,每天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推荐跳绳、摸高跳、散步这些和缓的运动,避免跑跳太剧烈耗伤体力,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别喝冰镇饮料。

调理1个月时,妈妈反馈孩子食欲明显变好,每餐能吃一碗饭,大便也成形了,早上不用蹲很久;3个月后,孩子脸色红润了不少,在幼儿园能主动参加户外活动,手心的热感也减轻了;坚持调理半年后,身高足足长了5公分,已经脱离了“矮小边缘”,长速也赶上来了。妈妈说现在她也不焦虑了,相信跟着调理节奏来,孩子就能稳步长个子。

其实很多身高偏矮的孩子,都和脾肾两虚有关,只是每个孩子的体质、症状轻重不同,调理方法也需要 “量身定制”。

如果您家孩子也有身高增长慢、食欲差、精神弱这些情况,别太过焦虑,更别盲目跟风,咱们从中医角度辨清体质,用温和的方式帮孩子养出好脾胃、补足生长力,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长个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育儿   矮小   家长   孩子   喜欢   妈妈   身高   脾胃   个子   焦虑   户外活动   幼儿园   中医   食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