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皆依季候而作,随岁月流转

立秋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

随着微风渐起

早晚或有一丝凉意

但夏日余温犹存

暑热依然笼罩大地

一、饮食调理

立秋之后,饮食上要注意“少辛多酸”。辛味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容易发散泻肺,而酸味食物如葡萄、山楂、柚子等则具有收敛肺气的作用。

此外,还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蜂蜜等,以缓解秋燥对身体的影响。

二、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中说,秋季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立秋后,夜渐长昼日短,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晚上的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早起,以养阴敛阳、调畅肺气。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由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避免着凉。

此外,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三、运动养生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立秋时节,可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在太阳升起后或傍晚时分进行。

运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劳累。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更换衣物,以免风邪入侵。

四、预防疾病

1.预防感冒

立秋后,气温变化较大,容易感冒。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同时,要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2.预防秋燥

秋燥容易导致口干舌燥、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除了通过饮食调理外,还可以多喝水、多吃水果,使用保湿护肤品等。

3.预防秋燥

秋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立秋三候

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

接着,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露珠;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夏未尽,秋已至

一叶落,天下秋

季节交替,岁月轮回

历经酷暑骄阳,静候一季丰收

愿所有的努力都能开花结果

愿一切美好都能不期而遇

愿凉风有信,岁月无忧

愿收获一切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养生   立秋   今日   秋季   节气   食物   早起   温差   岁月   饮食   黄帝内经   昼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