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早上九点,京东平台上iPhone 17标准版的预约数突破了200万,直接拉开了今年手机市场竞争的序幕。对比去年同期仅有17万的iPhone 16预约量,这一数字几乎翻了十倍。很快,一场关于新品到底值不值、谁能在市场中跑得更快的讨论在网络上蔓延。不少网友直接在社交平台上“站队”,有人表示要狠狠入手标准版,也有人抱怨刚买的上一代被“背刺”。从实际的数据来看,苹果这次推出的新品让它在中国市场的话题热度一下子冲到顶。
其实,回头看过去一年多,苹果在国内的日子并不算太好过。2024年第四季度,苹果手机的销量已经从霸榜第一掉到了第四名,到2025年一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变成了1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低了将近12%。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华为、小米等品牌在电池续航、AI功能和折叠屏上的技术积累,也有用户对苹果每年新款更新幅度太小的不满。加上国产品牌一步步挤占高端市场份额,苹果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打法。苹果这回调整了策略,不是靠噱头,而是实打实地把新机的配置和价格做了优化。
市场表现最直观的反馈还体现在资本市场。不止是消费者在抢购预约,连证劵市场都跟着沸腾起来。9月10日,相关苹果概念股集体上涨,东山精密直接涨停,工业富联、依顿电子等也是一样收出了漂亮的成绩。从年初到现在,有13只与苹果相关的股票价格翻番。这种热度和苹果给iPhone 17定的5999元起售价格有关,背后就是针对中国国补政策的精准卡位:只要售价在6000以内,就能享受国家补贴的新政利好。苹果不仅自己获益,还顺带给上下游产业链添了一把火。
价格之外,苹果还做了其它调整。比如在Pro系列里第一次加入了2TB存储空间,想用超高端定位去平衡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这个变化主要是通过提高顶配价位来分摊整体压力,也让公司利润有了保障。这样一来,iPhone 17标准版价格不变但配置提升,直接进入了中高端安卓手机的主战场,对同价位国产旗舰形成了不小的威胁。有网友调侃,按苹果的节奏,将来降价折扣后,二手市场还能卖三千出头,届时安卓品牌估计又要被冲击一波。
面对苹果打出来的“性价比”这一张牌,小米高管卢伟冰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今年不单是苹果自己变化最大的一年,也是整个手机行业形态巨变的大年。他还特别强调iPhone 17标准版各方面确实都很强,已经到了用力突破的赶脚。但要说具体哪一点让苹果迅速拉回市场热度,还是得落到产品本身——新系列不仅有256GB存储起步、搭载Pro同款屏幕,还有120Hz高刷、国补等多个加分项。标准版这次成为“真香机”,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它会成为下一个市场长销款。
苹果在中国手机高端市场份额滑坡的状况,也有数据印证。根据CounterPoint报告,从2022年到2024年,苹果在600美元以上手机市场份额从75%降到54%,而华为一路从12%涨到29%,成为增速最快的国产品牌,小米也从约2%升至5%。Omdia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苹果在美欧东南亚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但中国区却出现了明显下滑,只有印度及部分其他地区略有提升。国产品牌借助不断创新和精准定位,在高端阵营站稳了脚跟,苹果被迫反击,用定价和配置两手同时发力。
投行杰富瑞也做了专门分析,现在这套定价方式短期内不会影响苹果的总体收益预测,反而会让中国的安卓品牌在高端市场难以扩张。这种“保份额”的强硬姿态很明显,就是要稳住基本盘。随着价格和性能的双重升级,市面上的安卓玩家们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价策略和产品定位。为了避免被新iPhone冲击,很多厂商预计会加快推出具备竞争力的新机型,拼配置、拼技术,甚至转向AI作为主攻方向,把人工智能引进手机系统,增强差异化。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