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官网 27 日发布的消息,像把重锤砸在佛教界的铁板上。"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 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这些字刺眼得让人不敢相信 —— 这个穿着袈裟开公司的住持,终究还是栽在了自己打造的商业帝国里。更让人咋舌的是天眼查扒出的底细:释永信名下曾关联 10 家机构,从高速公路开发公司到游戏授权企业,业务范围比嵩山的景点还广。当" 少林欢喜地 "淘宝店卖 9999 元的武功秘笈,当少林寺用 666 个商标筑起商业护城河时,那句"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 的佛语,早就成了笑话。
1998 年的河南少林寺,还透着股古朴的禅意。那会儿释永信刚过而立之年,却已经琢磨着给千年古刹插上商业的翅膀。7 月成立的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了他商业版图的第一块砖。公司主营旅游资源开发,说白了就是把寺庙的香火、武术表演打包成商品。有老僧人回忆:"当时我们都反对,说出家人搞这些太俗,可永信师父说 ' 没钱修塔林,菩萨也不会怪罪 '。" 这话倒没说错,那会儿塔林里的明代砖塔正往下掉渣,维修费用得靠僧人下山化缘。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公司后来会变成吞金兽,连高速公路开发都要插上一脚。
2008 年的释永信,玩商业的手法已经相当老练。12 月成立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 万,他自己占股 80%,活脱脱成了 "少林集团董事长"。这家公司有多能折腾?光是对外投资就搞了 16 家企业,最大一笔投了 1600 万,总额加起来近 8000 万。最让人看不懂的是跟中国手游集团的合作 —— 授权对方开发少林题材的手游,玩家在屏幕上 "打怪升级",居然还能学到 "少林七十二绝技"。有网友在游戏论坛里吐槽:"打着打着弹出个 ' 开光道具 ',648 元一套,这哪是学武功?分明是给住持送香火钱。"
商标注册的疯狂,暴露了他的商业野心。666 个商标是什么概念?从 "东少林"" 西少林 "到" 少林素饼 ""少林牙膏",甚至连 "少林扫地僧" 都被注册了。2020 年跟森马的商标纠纷,让大众看清了这套操作的本质 —— 森马推出 "少林系列" 服装,释永信的公司立马起诉,说侵犯了商标权。最后森马赔了钱,他却对外宣称 "注册是为了保护品牌"。可明眼人都知道,这 666 个商标就是 666 把镰刀,谁想用 "少林" 俩字割韭菜,都得先给他交保护费。有个卖武术器材的老板气不过:"我爷爷就开始做少林拳谱,现在居然要给少林寺交钱才能卖,这叫什么道理?"
"少林欢喜地" 淘宝店的故事,至今还被网友当作笑谈。2008 年开店时,里面的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开光佛珠 8888 元,少林武功医宗秘笈 9999 元,连僧人的袈裟都标价 5888 元对外出售。有记者暗访发现,那些号称 "高僧加持" 的宝贝,其实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批来的,成本价连售价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最讽刺的是本《易筋经》复刻本,卖 3688 元,有古籍专家鉴定:"就是扫描了清代的刻本,排版还错了好几处。" 这店后来悄无声息地关了,可赚的钱早就落进了口袋。网友 "佛系青年" 说得尖锐:"别的寺庙化缘靠慈悲,少林寺赚钱靠商标,真是佛门中的奇葩。"
进军房地产的操作,把商业化推向了高潮。2022 年郑州郑东新区的那块地,被少林寺旗下公司以 4.52 亿元拍下时,舆论炸开了锅。"和尚盖楼" 的新闻上了热搜,释永信却通过公司回应:"是为了建禅修中心,方便信众修行。" 可懂行的人都知道,那块地的位置极好,周边房价每平米 2 万多,建成后的 "禅修中心" 要是改成公寓,利润能翻好几倍。更蹊跷的是,同年释永信就退出了该公司股东行列,仿佛早有预感。有地产圈的人爆料:"这操作太溜了,用寺庙的名义拿地便宜,转手就能赚大钱,还不用担风险。"
那些注销的公司,藏着说不清的猫腻。河南少林寺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听名字就跟佛门不搭边,成立没几年就注销了,没人知道赚了多少钱;郑州嵩山少林寺茶业有限公司,卖的 "少林禅茶" 标价 2888 元一斤,后来因虚假宣传被罚款,悄悄关门了事。这些公司像割韭菜的镰刀,割一茬换一个名头,留下的烂摊子却让少林寺背锅。有审计专家分析:"注销公司是转移资产的常用手段,尤其是涉及侵占寺院资产时,查起来难度极大。" 这次多部门联合调查,恐怕就得从这些注销企业的账册里找线索。
网友的评论像面照妖镜。有人翻出释永信穿名牌手表的照片:"这表好几万,出家人戴这个?" 有人晒出去年被强制消费的经历:"进寺烧香必须买 399 元的香,说便宜的菩萨不保佑。" 高赞评论来自一位研究宗教的教授:"宗教场所可以自养,但不能变成敛财工具。当住持的心思不在弘法而在赚钱,当寺庙的账本比佛经还厚时,离出事就不远了。" 这话戳中了要害 —— 少林寺的问题,从来不是商业化本身,而是把佛门变成了生意场,把袈裟变成了敛财的伪装。
如今的少林寺,塔林依旧沉默,只是少了往日的喧嚣。有香客说,最近去拜佛,发现功德箱上的二维码被撕了,卖高香的摊位也撤了,"总算有点清净的样子"。这场由释永信掀起的商业风暴,终究要以法律的名义收场。或许正如网友 "放下屠刀" 所说:"拆了这商业的戏台,才能让真正的禅意回来。" 当 666 个商标被重新审视,当 8000 万投资被清算,少林寺才能找回它本该有的模样 —— 不是上市公司,不是商业 IP,而是安放信仰的净土。毕竟,人们来这里拜的是佛,不是会做生意的方丈。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