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奶皮子糖葫芦,竟吃出“糖化脸”?医生紧急提醒→

“彻底迷上了,每天下班买几串……”最近,奶皮子糖葫芦凭着“山楂 + 奶皮子 + 脆糖壳”的跨界组合,直接冲上热搜第一,成了秋冬顶流网红美食。

据扬子晚报报道,11月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最近彻底迷上了奶皮子糖葫芦,每天下班都得买几串解馋。可是吃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脸色越来越差,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糖分摄入超标引发了皮肤糖化反应。

这款让年轻人疯狂排队的美食,到底藏着哪些健康秘密?医生的提醒,爱吃的你一定要看完~

糖化脸前后对比。来源:新闻报道画面

爆火的奶皮子糖葫芦

到底是什么?

作为今年秋冬的“跨界顶流”,奶皮子糖葫芦的玩法可太多了:

●基础款:传统山楂串外面贴一层奶皮子,再裹上脆糖浆;

●夹心款:把山楂剖成两半,塞进小块奶皮子,最后裹糖;

来源:小红书

●网红款:直接把山楂换成阳光玫瑰、草莓、榴莲等水果,中间填干噎酸奶,再贴奶皮子,集齐所有热门元素。

来源:小红书

好吃背后的2个健康隐患

别忽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表示,这款美食的健康风险主要集中在两点:

1.高糖引发“糖化反应”

糖化反应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身体里多余的糖分和蛋白质结合后,会破坏皮肤胶原蛋白,不仅会加速皮肤老化,让脸变得暗沉、松弛,还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等健康问题的潜在诱因。

2.高脂肪+高热量,负担不轻

奶皮子作为这款网红美食的核心食材之一,奶香味浓,脂肪含量不低。传统奶皮子是牛奶冷藏发酵后表面形成的一层薄乳脂,但现在市面上多数奶皮子靠加热工艺制作,表面会凝结出类似脂肪的物质,热量就会升高,长期过量吃,容易增加身体代谢负担。

来源:小红书

这些人

再馋也别吃!

金晖提醒,这款网红美食并非人人能吃,以下几类人群要严格避免:

●高血脂、高血糖患者;

●肥胖或有代谢综合征的人;

●需要严格控制体重的人;

●乳糖不耐受、对奶制品过敏的人。

不过她也提到,对于日常爱运动、身体状态好的人,如果血脂、心血管也没有异常,适量吃点没什么问题。

想吃得安心?

医生给了3个建议

●控制频率和分量:别把它当日常零食,偶尔吃一次,每次1串即可;

●管住整体糖分摄入:吃了糖葫芦后,当天减少奶茶、蛋糕、含糖饮料等其他甜食;

●日常饮食多注意:想要从源头上减少糖化反应,平时要少吃糖、少放盐、少摄入脂肪,尤其严格控制糖和油的总量。

奶皮子糖葫芦的造型时尚、口感丰富,确实让人忍不住想吃。但美食的前提是健康,尤其是对于需要控制代谢、血糖、血脂的人来说,千万别为了一时嘴馋忽略身体信号。

资料来源:长沙晚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新闻报道、广州日报、大参考抖音号、小红书等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美食   奶皮   糖葫芦   紧急   医生   山楂   糖分   来源   健康   身体   脂肪   扬子晚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