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86个世界摄影日
1837年,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
发明了银版摄影法
1839年8月19日
法国政府购买了这项专利
并宣布该项发明是“免费送给世界的礼物”
8月19日因此被定为世界摄影日
旨在庆祝摄影艺术、工艺、科学和历史发展
摄影技术发明至今近两百年历史
各个时代凭借摄影技术
留存下了无数经典影像
今天,小体将为你讲述
珍藏在上海体育博物馆里的摄影故事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二展厅内
珍藏有一只1936年老式相机
机体大部分为黑色,挂有变焦镜头
变焦范围2.9-7.5厘米
镜头外圈标有“COMPUR”字样
为20世纪早中期德国一著名镜间快门“康帕”
与其对称处标有“F.Deckel-München”字样
为生产康帕快门的公司名字
原件带皮革制深褐色相机套
有一定的使用痕迹
相机做工扎实、工艺精良、造型别致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部相机是我国原铅球运动员陈宝球的私人物品
曾被陈宝球带到1936年柏林奥运赛场
记录下了诸多珍贵影像
后由其亲属陈圣造捐赠给上海体育博物馆
1936年陈宝球参加柏林奥运个人签名照(展板照片)
这张照片是1936年陈宝球参加
柏林奥运会时的个人签名照
1910年,陈宝球出生于上海
曾求学于上海大夏大学
(今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
他曾加入校篮球队、排球队
因身高力大,人称“铁牛”
陈宝球还曾是上海白虹田径队的一员
并成为主力队员
当时的虹口属于日本人势力范围,日本人的田径队也在这里训练,双方每次相遇,日本人总要挑衅,虹口田径队的创建者、中国著名竞走运动员周余愚一气之下就将队伍改名为白虹田径队,乃取“白虹贯日”之意
1936年民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
陈宝球奋力一推
以13.26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
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
同年,他又在万国运动会上
击败了保持上海铅球纪录多年的
俄国名将沙古洛夫
1936年,陈宝球和周余愚
都成为了出征柏林奥运会的69名运动员之一
1936年,上海市民欢送中国运动员参加柏林奥运会
在柏林奥运男子铅球比赛赛场上
陈宝球以良好的风范以及体育精神
驳斥了“东亚病夫”的偏见
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健康形象
在他的行李中,最宝贝的就是这台
当时还非常稀罕的照相机
参赛期间,他用这台照相机记录下了
许多珍贵的奥运影像和故事
小体OS:摄影的意义在于,超越了时间,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照片回味那些珍贵的瞬间
原标题:《举起相机!动!起!来!》
栏目编辑:黄永顺 文字编辑:吕剑波
来源:作者:上海体育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