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打鸟”,为什么全网炸了?

文 | 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演员李现拍了几张鸟,居然惊动了生态环境部?

01

从明星爱好到公共议题

近日,演员李现因在社交平台分享鸟类摄影作品而反复登上热搜。#李现加入公园打鸟大爷队伍#的词条,起初只是明星个人兴趣的展示,但由于演员本身的顶流效应,迅速演变成一场兼具娱乐性和公共价值的新闻事件。


所谓“打鸟”,是摄影圈内对鸟类拍摄的俗称。作为一线演员,李现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极高的社交媒体影响力。他在微博上发布的“打鸟”照片迅速获得百万级互动,带动“玉渊潭打鸟”成为热门搜索词。这种传播效果充分体现了明星效应的强大影响力。


4月4日,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发文称赞李现“不负‘花鸟使’之名”,并借机科普鸟类保护知识,使事件从单纯的娱乐新闻升级为生态保护议题。生态环境部的点赞不仅为事件赋予了权威性,还将其与生态保护这一公共议题绑定,使娱乐新闻具备了社会价值。


02

媒体如何“蹭热点”

面对李现“打鸟”这一热点事件,不同媒体采取了差异化的报道策略,反映出娱乐新闻在公共化转型过程中的不同路径。


| 借势科普


部分主流媒体并未停留在明星行为的表层报道,而是结合事件进行生态知识普及。例如,央视新闻在报道中强调“文明观鸟”的重要性,提醒公众避免使用闪光灯或过度靠近鸟类栖息地;也有不少媒体邀请鸟类专家解读城市观鸟的注意事项,使娱乐新闻具备了科普价值。这种报道方式不仅提升了内容深度,也符合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递者的责任。




“打鸟”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热点   鸟类   议题   干扰   公众   事件   价值   媒体   明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