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沐浴露被曝含致癌物,看看你家里有吗?转告家人:谨慎购买

前阵子有位三十多岁的宝妈,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条内容,说某几种沐浴露被检测出含有可能致癌的成分,她赶紧翻了翻家里洗手间的瓶子,结果真发现有一个品牌跟视频里说的对上了号。

当时她没当回事,觉得平时用得也没啥问题,顶多就是泡沫多点香味浓点,可后来有一次孩子洗完澡后背发痒,起了点小红疹,又看见网上各种“有害成分”“皮肤吸收”“慢性风险”的说法,一下就慌了,赶紧把沐浴露换成了纯植物配方的。

其实很多家庭也有过类似的纠结,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孕妇、小孩的,更加敏感。平时图个便宜,或者觉得用了没啥事,结果忽视了其中隐藏的健康风险。

沐浴露作为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洗护产品之一,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用。但就是因为它太常见,大家往往不太去看成分标签,更不会去研究里面到底添加了什么东西。

有些商家为了提升清洁力、泡沫感、留香时间,会加入一些化工原料,只要不出大问题、国家标准允许,基本没人管得太细。

可问题是,有些物质虽然短期内不会有明显伤害,但长期接触、每天都用,就可能对皮肤、呼吸道,甚至内分泌系统产生慢性影响。

近期被曝光的几种沐浴露中,有的产品被查出含有“二噁烷”成分,这种物质并不是主动添加进去的,而是某些清洁剂成分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例如聚乙二醇类、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这类常见的起泡剂,在合成过程中如果工艺控制不好,就可能生成二噁烷残留。

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在十几年前就将二噁烷列为可能对人体有致癌风险的物质。

尽管它是否真正导致癌症还缺乏长期大规模的临床证据,但在动物实验中确实有数据支持二噁烷可能会造成肝脏、肾脏损伤。

再比如“甲醛释放体”这种东西,它并不会直接在成分表中写“甲醛”,而是以“防腐剂”的身份存在,比如季铵盐-15、咪唑烷基脲等等。

这些物质在瓶子里很稳定,但一旦和空气、水分接触,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释放出少量甲醛。甲醛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不仅刺激皮肤、引起过敏,还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虽说洗完澡后身体会冲洗干净,不太可能直接吸收很多,但天天用、长期接触、家里有皮肤敏感的人,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真不能不当回事。

此外,人工香精的风险也不能忽视。现在很多沐浴露标榜“持久留香”、“洗完十小时还能香”,这个香味从哪来的?

基本都是人工合成香精。这类香精虽然能带来所谓“高端感”,但其中一些种类也被发现和呼吸道过敏、头痛、内分泌干扰等问题相关。

一些人在使用含高浓度香精的洗浴产品后出现皮肤干燥、搔痒、红斑,很多时候都没往沐浴露上想。特别是小孩皮肤薄、角质层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影响。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含这些成分的沐浴露都会让人得癌症,但这其中的风险确实是需要被重视的。

特别是在国家标准还存在一定滞后、行业监管不够严格的情况下,消费者更需要靠自己去识别和判断。

现在市面上不少产品虽然达标,但达标不代表就是“安全”。像二噁烷的限量标准在国内外就存在差异,有些国家早就要求日化产品中不允许有任何检测出的二噁烷残留,而国内标准还允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

再者,一些网购平台上销售的“代购”“免税版”“海外版”产品,也很可能没有经过国内安全检测程序。

消费者往往只看品牌、价格、评价,但不清楚产品配方是否符合本地法规,也不一定知道国外版本是否适合中国人的皮肤特点。

有些所谓“海外热销爆款”,其实在国外本身就是低端货,甚至是专门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特别版”,成分简配、标准降低,实际用起来反而更有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消费者到底该怎么选?

最基本的就是认准产品的成分表。虽然上面写的化学名词看着费劲,但大致了解几个高风险成分还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聚乙二醇类成分、含“醚”的起泡剂、防腐剂里出现“咪唑”“尿素”“甲基异噻唑啉酮”这类词的产品,都应该特别谨慎。

有些产品虽然宣传“天然植物配方”,但其实只是加了一点植物提取物,主成分依然是化工合成。

还有那种宣传“儿童可用”、“敏感肌可用”的,也得看清是不是通过了相关认证,别被包装文字骗了。

另外,有的人可能会问,那不用沐浴露可不可以?

其实并不是说不用就更健康。皮肤本身也需要清洁,尤其是出汗多、天气热、油脂分泌旺盛的时候,只用清水不一定洗得干净,反而可能堵毛孔。

但重点在于怎么洗、洗多久、用什么来洗。正常成年人每天一次洗澡,用温和配方的沐浴露、用量适中、洗完注意保湿,这些都可以有效减少皮肤刺激和化学物质残留。

如果皮肤比较敏感,可以考虑减少使用频率,比如隔天用一次,或者只在容易出汗的部位使用。

在笔者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于吃的、穿的已经越来越讲究,但对“洗的”反而还停留在“好闻”“泡多”“滑滑的”这个阶段。

尤其是一些商家还在拼命推高泡沫感、香气浓度,以为消费者就吃这一套。可惜的是,大多数人确实也就只看这些。

实际上,最好的洗护产品不应该是“最香的”,而是“最安全的”。特别是家里有孩子、孕妇、老人、过敏体质的人,更应该对洗护产品格外留意。

总的来说,沐浴露这类产品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因为它每天都接触皮肤,使用频率高、范围广,确实需要被认真对待。

不是今天用了就出问题,而是几年、十几年之后,身体慢慢把这些东西“记下来”,到时候想补救也来不及了。

最后提醒一句:每个人的皮肤耐受程度不同,具体使用什么产品、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判断。

如果出现瘙痒、红斑、脱皮等异常,一定要及时去当地正规医院面诊,别拿自己的皮肤做试验,更不要轻信网上偏方和传言。健康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得落到科学和专业上,靠经验和感觉,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资料:
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目录》
2. 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年报(2022)
3.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关于二噁烷致癌性评估报告
4. 《甲醛释放体在日化产品中的安全性评估》
5. 中国消费者协会《洗护用品消费风险提示》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时尚   致癌物   谨慎   家人   家里   成分   产品   皮肤   风险   甲醛   香精   物质   癌症   配方   敏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