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挥舞着《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大棒,调集全球产业链之力,试图一举扼杀中国科技未来的时候,他们或许从未想过,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唱反调、甚至近乎嘲弄的,竟然是自家的“先知”——比尔·盖茨。
这位微软帝国的缔造者,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用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语气,向全世界抛出了一个堪称釜底抽薪的灵魂拷问:“所以如果你真的认为未来十年会有一场战争,那你为什么要提前警告要断供他们的芯片呢?”
这句石破天惊的警告,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美国芯片战略那张看似天衣无缝的“小院高墙”。如今,随着英伟达CEO黄仁勋哀叹着百亿美元的损失,随着中国芯片出口创下历史新高,一个残酷的现实正浮出水面:这场由华盛顿精心策划的科技绞杀,似乎正演变成一场史诗级的战略失算。
比尔·盖茨的话,之所以杀伤力巨大,因为它直击了美国对华芯片战略在根本逻辑上的致命缺陷。
按照美国政客的剧本,这场“芯片战争”本该是一场精准、高效、一击致命的“外科手术”。他们手握全球最顶尖的技术、设备和标准,企图通过一次性的、突如其来的“技术休克疗法”,让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瞬间瘫痪,从而将中国“永远控制在产业链低端” 。
然而,他们实际是怎么做的呢?
从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出台,到后续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的层层加码,美国几乎是在用全世界都能听到的音量,对着中国大声嘶吼:“我要动手了!我要在芯片领域卡你的脖子了!我要禁止14纳米以下的设备卖给你了!”
这就好比两位高手决斗,其中一方非但没有在对手松懈时发动奇袭,反而提前三个月给对手发了一封详细的战书,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我将在某年某月某日,用某种招式,攻击你的左胸第三根肋骨,请你务必提前穿好护甲,抓紧时间修炼金钟罩铁布衫。
这种行为,在军事上叫“暴露战略意图”,在民间,我们称之为“傻”。
盖茨正是看穿了这一点。他认为,美国的做法“只会迫使中国花时间和金钱来制造他们自己的芯片”。你不仅没能一招制敌,反而成了对方最好的战略预警系统和全民动员令。你亲手打碎了中国国内一部分人对“全球化合作”的幻想,让“丢掉幻想,自主创新”成了从上到下最坚定的共识。
这场本该是“闪电战”的科技突袭,被硬生生打成了一场“持久战”的预演。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战术失误,这是一种在全世界面前“自作聪明的战略裸奔”,暴露的不仅是手段,更是深层的傲慢与愚蠢。
如果说,战略上的愚蠢只是让旁观者发笑,那么,真金白银的损失,则让局中人切肤之痛。
英伟达CEO黄仁勋,这位在全球AI芯片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在谈及美国对华管制时,用了一个词——“代价高昂”。
代价有多高?他亲口给出了答案:公司因此损失了150亿美元的销售额。
这150亿美元,仅仅是一家公司的直接损失。而这笔钱,本该是什么?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专家斯蒂芬·埃泽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企业“投资下一代创新所需的资金”。
美国的政客们,正在用一种近乎“割腕”的方式,削弱本国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的未来。他们以为自己卡住的是中国的脖子,殊不知勒紧的绳索,正让自家的“现金牛”无法呼吸。
波士顿咨询公司更是做过一个冷酷的估算:如果美国完全禁止对华销售,美国半导体企业将丧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那部被拜登吹嘘为“二战以来最重要的产业政策”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如今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尴尬。
法案试图用527亿美元的巨额补贴,诱惑全球芯片企业到美国建厂。但企业们很快发现,这是一个“带毒的胡萝卜”。根据台积电的测算,在美国建厂的成本比亚洲高出30%到50%。那点补贴,很可能还不够弥补高昂的人工和运营成本。
更致命的是法案中包含的“护栏条款”——拿了我的钱,十年内就别想在中国增产先进制程芯片。这种“二选一”的胁迫,强行扭曲了全球产业链的自然分工,逼迫企业放弃效率最高的布局,去陪政客们玩一场成本高昂的地缘政治游戏。
那么,这场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芯片战争”,真的达到削弱中国的目的了吗?
现实,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犀利地指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美国越是封锁,越是激发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决心。
当外部的技术大门被美国人亲手关上时,一个庞大的、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内部市场,为中国自己的芯片产业打开了一扇窗。
那些曾经被国际巨头占据的市场空间,如今成了国产芯片最佳的“试验场”和“孵化器”。美国的断供,客观上为中国自主技术的市场迭代,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让华盛顿焦虑不已的景象: ——2024年,中国的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6万亿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研发人员数量更是连续11年高居世界第一。
——同样是2024年,就在美国最严厉的封锁之下,中国的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了15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出口量高达2981.3亿块,同比增长11.7%,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的话语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强。
正如芯片专家保罗·特里奥洛所警告的:“在切断龙头企业与中国庞大市场联系的同时,你正在为自己创造竞争对手。管制措施激励了中国实现供应链自给自足,这是他们此前从未设想过的。”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美国精心构建的“小院高墙”,最终可能只会变成一个围困自己的“信息茧房”,而墙外的世界,早已沧海桑田。
2025年5月22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一次讲话中承认:试图遏制中国是徒劳之举。
参考资料:
比尔·盖茨:“美国永远无法成功阻止中国……”.中国日报.2023-03-03
时刻夜谈丨想把中国永远控制在产业链低端,美国能得逞吗?.红网.2022-09-14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可能影响及中国的应对之策.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12期
美妄图扼杀“中国芯”过去没得逞,将来更不可能.国际锐凭.2025-05-22
“美国对华芯片限制失败了,不只黄仁勋一个人这么认为”.观察者网.2025-05-24
频频制裁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吐真言:徒劳之举.玉渊潭天.2024-12-26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