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一年免保教费,如何避免冲击民办幼儿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该《意见》明确,民办幼儿园享有同等保教费减免,这体现了对民办幼儿园,包括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的原则。但需要注意,这只是减免同等的保教费,而非给予民办幼儿园一样的生均拨款。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结构,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平等竞争,扩大适龄幼儿学前教育选择权,应探索实施学前教育券制度。按幼儿园生均拨款,给予上民办园的孩子一样的生均经费,这既保障每个适龄幼儿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又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平等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普惠性。

按照《意见》规定,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从今年秋季学期起,也减免部分保教费。但在具体实施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如何确定民办幼儿园的减免水平,是参照当地的示范性幼儿园还是普通公办园?当前公办园发展并不均衡,还存在不同级别、类型幼儿园,包括省市示范幼儿园、普通幼儿园等。各地公办园由于等级不同,保教费标准不同,从200元/月到800-900元/月不等。

二是如何确保民办幼儿园减免保教费后,地方财政能及时补上这笔经费,避免减免保教费影响民办幼儿园办园?《意见》要求,各地要尽快细化工作方案,按照分担比例安排好补助资金,确保按时足额拨付。而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三是对民办幼儿园减免的只是与公办园等额的保教费,如公办园免除每月500元保教费,民办园相应减免500保教费,财政再补上这500元减免费用,但公共财政对公办园、民办园的投入还相差甚远,即公办园在园幼儿享有的生均拨款(覆盖学校办学成本,包括教师工资及日常运营费),远高于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生均拨款。财政对于公办园的生均拨款可能达到每年3万元,而对民办园的保教费减免补贴则只有五六千元。

解决这一问题,最适合的办法,就是实行学前教育券制度。具体而言,可根据对幼儿园办园成本的测算,确定幼儿园生均拨款,给每个幼儿发放学前教育券,由幼儿家长持学前教育券自主选择当地的公办园、民办园。实行学前教育券制度,有诸多好处。

首先,适龄幼儿选择公办园不需要再支付保教费,公办幼儿园拿学前教育券兑换政府财政投入,这既实现公办幼儿园免费,又可实现政府按相同投入标准发展公办园,促进公办幼儿园均衡发展。实施学前教育券制度,意味着取消公办园的等级,破除原来的拨款体系,建立新的拨款体系。

其次,选择民办园,则根据幼儿园的保教费标准,补上超出学前教育券的差额,这可让民办幼儿园享有一样的生均拨款,促进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平等竞争,整体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此前,我国各地政府将民办幼儿园分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与非营利性普惠民办幼儿园,给予不同财政扶持,民办普惠幼儿园会获得一定生均拨款支持或一次性补贴,而营利性幼儿园则没有或极少财政拨款支持。而在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幼儿,从教育公平角度看,也应该享有一样的公共财政资源。

三是避免民办幼儿园大规模关停,影响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全国幼儿园总数降至25.33万所,比2023年锐减2.11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从14.95万所减少到13.55万所,在园幼儿从1791.62万人下降到1508.00万人。从中可见,关停的民办幼儿园占减少幼儿园的66%。民办幼儿园关停的原因主要是生源减少、保教费收入下降,入不敷出。而民办幼儿园大批关停,也带来在园幼儿的分流安置、校舍资源闲置、民办幼儿园债务、部分地区公办园学位资源紧张、地方要新建公办园等一系列问题。

而2024年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全国在园幼儿的比例达42.08%。如果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导致民办幼儿园大批关停,将大幅减少幼儿园学位,导致入园难问题返潮。

如何让陷入困境的民办幼儿园继续为幼儿提供学前教育,这就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如果实施学前教育券制度,给予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园一样的生均拨款,部分民办幼儿园就可以直面生源减少,并提高办园质量。

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定,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保育教育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化教育财政投入支出结构,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实施学前免费教育,关键在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只有56.6%,而到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经达到92%,这就得益于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增加。2010年之前,我国有些地方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只有1%多一点,而到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2982.2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2%。实施学前教育券制度,各地可科学测算幼儿园的办学成本,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以此让学前免费政策,惠及每一个幼儿,让幼儿享有高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熊丙奇

责编 辛省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育儿   学前   幼儿园   学前教育   幼儿   财政   经费   制度   政府   性学   比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