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等的就是这一天,一旦中加关税战结束,美国将沦为“活靶子”

全球贸易战的战场,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曾经高举“美国优先”大旗的特朗普,试图用关税大棒压制中国,却没想到,这场由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正在被中国一场场耐心、精准的布局所逆转。

就在不久前,加拿大在这场本应是“统一战线”的博弈中突然转向,主动向中国寻求和解,这一转折,不仅令中加之间的贸易摩擦有望落幕,更可能揭开美国孤立局面的序幕。

中加关税战的结束,或许只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真正“暴露在风暴之中”的,正是当初点燃战火的美国。

棋至中盘

2025年初,特朗普再次高调回归白宫,随即重启对华关税攻势,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大量中国商品被重新加征关税。

这场回锅政策的背后,是特朗普对制造业回流的执念,然而,在全球供应链早已深度融合的现实中,这种做法更像是逆流而动。

紧随其后,加拿大也做出表态,新上台的卡尼政府迅速宣布对中方电动车及相关零部件征收额外关税,理由是“保护本国产业”和“与盟友保持一致”。

从政治层面看,这是一种向美国表忠的姿态,加拿大押注的是与美方亲密关系换取经贸红利的旧思维模式,可惜的是,它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也误判了自身所能承受的代价。

8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出口的油菜籽、木材和部分矿产品加征反制关税,这一举动没有丝毫犹豫,打击的正是加拿大引以为傲的支柱性出口产业。

尤其是油菜籽,长期以来是加拿大对华出口的重要商品,中方的这一反制精准、克制,却不失力度,迅速在加拿大国内掀起连锁反应。

加拿大农业协会、地方省政府纷纷表达关切,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等主要依赖对华出口的地区更是率先“喊痛”。

紧接着,一些省长组团访华,意图缓解局势;多位省级领导联名致信联邦政府,要求重新评估对华关税政策,与此同时,加拿大外长公开表示,将安排正式访华行程,寻求“以对等方式解决争端”。

这场风向的转变背后,其实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插曲,卡尼政府曾多次派代表前往华盛顿,希望获得某种形式的补偿或豁免,然而特朗普政府非但未正面回应,反而抛出了“加美合并”一说。

这一言论在加拿大政界引发轩然大波,被解读为对国家主权的极大冒犯,自此,加拿大对美国的幻想破灭,开始对自身所处的位置进行重新评估。

超越双边

中加关系的缓和并不是简单的双边贸易回暖,而是对全球贸易格局的一次强烈信号,尤其对欧盟而言,这是一堂现实中的“样板课”。

近年来,欧盟在是否对中国电动车征税的问题上意见分裂,德国、法国等汽车出口大国始终担心,如果贸然跟随美国,将引来中方反制,损害本国企业利益。

而中加以“对等取消关税”方式实现转圜,无疑为欧盟提供了一条明晰的路径:不是所有争端都非得升级为全面冲突,利益协商和理性妥协反而更能争取到实际利益。

欧盟正在对华进行内部磋商,中国与加拿大的和解给了他们一个现实参照,一旦欧盟也选择低调妥协,美国以构建“反华贸易联盟”为目标的设想,将在现实面前逐渐瓦解,这意味着美国不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而只是众多贸易伙伴中的一个选项。

与此同时,一个不以美国为中心的新贸易体系正在悄悄成形,以金砖国家为例,中国与巴西、印度等国的本币结算机制已逐步建立,贸易合作更趋多元。

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尝试绕开美国,直接建立双边或多边的贸易结算机制,这种趋势被称作“去美国化”。

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与“去美元化”的趋势相辅相成,比如,俄罗斯与印度在能源交易中已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而海湾国家也在考虑将部分原油交易脱离美元。

美元的全球结算主导地位虽然仍在,但其“唯一性”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等待的,不仅是一个和加拿大“握手言和”的时机,更是一个全球贸易秩序趋于多极化的转折点。

沦为“活靶子”?

美国从贸易战的主导者,变成今日的“活靶子”,不是来自外部的围堵,而是其自身政策的内耗所致。

特朗普上任后重拾“美国优先”口号,将关税视为万能武器,试图以此迫使全球让步,但事实证明,这种以损人为前提的策略,最终伤害的往往是自己。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已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大规模关税政策,并未有效重振制造业,反而拉高了美国国内通胀,让普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此次重启关税战,虽然政治上宣示性极强,但经济上已经难以为继,尤其在产业链全球化的今天,美国企业对华依赖并未减少,反而因政策反复而承受更多成本。

加拿大的“倒戈”正是这一战略失败的缩影,表面看,加拿大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但当中方反制带来的经济压力袭来,加拿大的联盟忠诚迅速瓦解,国家利益才是硬道理,美国若要求盟友牺牲自身利益去配合其战略,很难维系长久合作。

更重要的是,中加解决争端的方式,回归了世贸组织倡导的多边主义精神,这种“你来我往、对等协商”的模式,恰恰是美国所摒弃的。

曾几何时,美国是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而今却成了单边主义的代表,长此以往,其关税工具的有效性将逐渐减弱,被更多国家视为威胁而非伙伴。

在多边协商、区域合作、货币多元并行推进的全球趋势下,美国的霸权工具正在失灵,其试图以地缘政治手段控制全球贸易秩序的做法,正在被务实合作所替代。

中加和解只是一个开始,更多国家将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选择更理性、更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这一天,中国等了很久,不是为了某种胜利的喜悦,而是为了让规则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美国沦为“活靶子”的过程,不是他国围剿,而是其自陷孤岛。

全球贸易重回多边主义的轨道,正是对“美国优先”逻辑的否定,如果美国不愿放下大棒,终将被时代抛在身后,而中国要的,也正是这个秩序归位的机会。

信息来源:

加省长呼吁取消对华电动汽车关税 2025-10-14 12:03·环球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财经   靶子   美国   关税   中国   结束   加拿大   贸易   全球   反制   欧盟   国家   中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