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复辟闹剧:张勋“鲜花调兵”遭反杀,冯麟阁逃亡天津站被扣

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为安定地方社会秩序,曾谕令各地招抚大小股匪和民团武装。因冯麟阁率领的“乡勇”等在日俄战争中有功于日本,在日本的干预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盛京将军“招抚”。

新民知府增韫还给冯麟阁手下的大将张海鹏改了名,将张连锡改为张海鹏,起号为仙涛。后来张海鹏常念增子固(增韫的字)好处,认为自给他改了这个好名字,才步上青云。

抗战期间,张海鹏当了汉奸,在就任伪满洲国的侍从武官长后曾说过:“人的一生就像在赌博场中一样,押对了能获万贯钱财;押不对就会连本输光。”

咱们从头说起,冯麟阁等被清廷招抚后,先招抚的张作霖被委任为巡防队的统领,冯麟阁被委任为帮统,手下的张海鹏、汲金纯皆被委任为管带(相当营长职),从此,他们结束了绿林生涯,当上了清朝的武将。

从此,冯麟阁、张海鹏等奉盛京将军密令,一方面追剿辽西各地的股匪,另方面分化瓦解未被“招抚”的小股绿林武装。

宣统元年(1909年)春,奉天巡防队按奉省地势划分为中、前、左、右、后五路,每路9营,共计步队21营,马队24营。

张作霖为前路巡防营统领,因其部兵强马壮,主缉捕盗;中路统领为朱庆澜,驻省城;右路统领马龙,驻凤城后路统领吴俊陛,驻洮南左路统领冯麟阁,驻锦州。张海鹏和汲金纯皆为左路的营管带,在辽西一带驻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奉天以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首的顽固派,联合地方军阀镇压以革命党人兰天蔚、张榕等人为首的革命活动。冯麟阁、张作霖在这历史转变关键时刻,完全站在了赵尔巽一边。

张作霖率中前路巡防营开进奉天省城;冯麟阁则率左路巡防营,死守辽西,卡住山海关这一要道。冯麟阁在辽中、彰武、绕阳河一带围剿革命党人,张海鹏为“报知遇(受招抚)之恩”,将屠刀砍向革命党人头上,深得赵尔巽的赏识。

任第27师师长的张作霖

民国元年(1912年)巡防营改编为陆军,北京政府令张作霖任第27师师长,驻沈阳;令冯麟阁为第28师师长,驻锦州和广宁(现北镇)一带,其所辖编为两个旅,即第55旅旅长就是张海鹏,驻法库,第56旅旅长为汲金纯。

就这样,昔日镇压革命的先锋,如今成了民国的将领,不能不说这是历史的讽刺。

张作霖和冯麟阁都是绿林出身,做了师长之后,仍然不停地明争暗斗。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派其亲信段芝贵为奉天督军。在段芝贵督理东北三省军务时,他感到手中没有武装,难以掌握和控制东三省的各派实力,自己更难在奉天立住脚跟,便把主意放在分化第27师和28师上。他拉拢27师53旅旅长汤玉麟,又拉拢28师55旅旅长张海鹏。

段芝贵的这些分化瓦解行为,对于一个日益想扩大势力和实力的张作霖来说,岂能容忍,但迫于形势,又不好发作。不久各省纷纷起来护法反袁称帝,宣布独立。

张作霖看到时机一到,立即联合冯麟阁,打起“奉天人治奉天”的旗号,假惺惺地向段芝贵说,“现在形势很紧张,市面上风言风语,说城内要打大仗了。不是我张作霖不保你,而是冯麟阁、张海鹏等一些人要带兵进奉天撵你了!”

段芝贵

张作霖的一番话和市面上所听到的流言蜚语,使段芝贵心里慌得一批。背地里,张作霖和冯麟阁派张海鹏和汤玉麟去面见段芝贵,说奉天人不欢迎段芝贵在此督理。

由于汤玉麟在行前有张作霖特别密嘱,在段芝贵面前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有张海鹏一个人说话。

张海鹏对段芝贵说:“你原来拉拢我,为的是拆散二十八师弟兄,离间二十八师和二十七师的关系,这是不行的。奉天人要治理奉天,奉天事自有奉天人处理。请你赶快回北京去,否则,我们是不保证你的安全的。”

段芝贵听到张海鹏的一番话,更加相信张作霖说的全是真话,再继续在奉天呆下去,必为冯麟阁和张海鹏等人所害。次日,便在自己的一营卫队保护下,离开奉天,驶向了北京。

途中在沟帮子路段,段芝贵所乘坐的火车又遭到28师56旅汲金纯部的拦截,不但所携带的大批军火均被扣留,而且连在奉天所提的200万元官款也洗劫一空。其实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人可以走,钱要留下来!

段芝贵跑回北京后,他认为自己被逐出奉天,全是冯麟阁的阴谋,张作霖对他还是有感情的,便向袁世凯保荐张作霖督理奉天军务(即督军)兼省长。后经张作霖“力保”,才给了冯麟阁一个军务帮办,仍然驻守广宁。

这个时候,冯麟阁对张作霖任奉天督军非常不满,愤愤不平,不和趋于表面化,后还被免除了帮办职务。

自从,驱赶走段芝贵之后,在奉天督军张作霖的于预下,凡地方上县长出了空缺,拒绝关内人来上任,都换成了东北人。县长在一地任职不能超过三年,任满即离任。几年时间,关内人在东北当县长的一个也没有了。

如辽宁法库县几年间就有11人出任县长。张作霖从此独霸关外,经略吉林、黑龙江,登上了“东北王”的宝座。

清末新军

1917年,两江巡阅使张勋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参谋次官田中义一(后任日本总理大臣)等人的支持和怂恿下,阴谋复辟帝制。

张勋当时佣兵坐镇徐州,当时已是民国,但他的兵一律留辫子、穿号坎,人称“辫子兵”。张勋曾任“定武将军”,人们也称他的军队为“定武军”。因他资格老,又自恃“兵强将勇”,以“诸侯大盟主”的地位,先后在徐州召开了四次督军团会议。

张勋表面上要以武力进京调停“府院之争”,解决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的矛盾,实际他要借机搞复辟活动。

黎元洪与段祺瑞同是“北洋军阀”,但是,相互间矛盾重重,互不妥协退让,更在参加对德国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意见不一。黎元洪不主张对德作战,借此机会,他利用国会和总统的权威,免去了段棋瑞的国务总理职务。

段祺瑞不甘心居在野地位,便怂恿和利用张勋带兵进京,为自己重返政坛开辟道路。

参加第四次徐州“督军团会议”的有奉、吉、黑、直、皖、豫、晋等十三个省区的代表,张勋踌躇满志,但各省督军心怀不一。

精明的张作霖看到国内形势复杂,各派林立,矛盾重重,张勋此举是冒有风险的。如直接参与,好了能获得进取,搞不好还会丢掉一切。

为了保险,张作霖便28师师长冯麟阁前往徐州。冯麟阁派张海鹏领200人做先遣队先往,随后冯麟阁在30名卫士的护卫下,也到了徐州。

来徐州参加“督军团会议”的人,有的是来搞政治投机的,也有借机来此相互勾结搞某种政治交易的,还有的是来观察形势的。

一些野心家、阴谋家、投机分子、政客等形形色色的人物麋集在这里。一心想报皇恩、复清室的张勋,被这些人公推为“领袖”和“总指挥”。

张勋(剧照)

当时,张勋掌握的“辫子兵”有57个营,2万余人,又有十三个省的军阀支持,所以气焰十分嚣张,整个会议都听他的高谈阔论。

段祺瑞派他的参谋长徐树铮参加会议,一方面公开唆使张勋进兵北京,用武力推倒黎元洪,驱虎吞狼,解散国会;另一方面又在背地里拉拢一些人,策动拥段复位,所以,整个“督军团会议”却操纵在没有到会的段祺瑞手里。

张勋见各省督军鼓噪,便拉几个在徐州表现积极的代表搞个签名,表示誓死效忠清室。他叫二太太邵夫人找来一块黄绫子,要各省代表在上面签字。

张海鹏见师长冯麟阁在黄绫子上郑重地签了字,他也在黄绫子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张勋复辟失败后,这块黄绫子被张勋的参谋长万绳拭以20万元的高价卖给了后来任大总统的冯国璋,签了名字的黄绫子后来竟成了抓捕复辟分子的证据,。

1917年7月1日,张勋在第四次“督军团会议”后,立即抢先进了北京,用武力解散了国会,逼走了总统黎元洪,拥立废帝宣统(溥仪)复辟皇位。

冯麟阁等人进宫拜见了溥仪,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张海鹏也因为进京“赞复辟,保皇室”有功,得到了恩赐。

张勋复辟(剧照)

张勋自恃“兵强将勇”,复辟一举还得到一些军阀的支持,虽带进北京的兵力只有6个营,3000人,足可以赶走黎元洪,何况还有自己的后续部队。

没料到,张勋刚赶走了黎元洪,段祺瑞却联合参加了督军团会议的一些人谴责他复辟,并调动军队对北京形成了包围,使张勋的后续部队不能及时跟进。同时又组织两路人马进逼北京,与张勋的部队形成武装对峙局面,形势对张勋不利。

张勋进京前,曾与手下将领约会:如军事上需要支援就往徐州发电报,电文中如写需要几盆花,徐州方面就派几营兵来支援北京。

段祺瑞

段祺瑞为阻止徐州的“辫子兵”北上,不但拦截了各种军车的通行,在济南设兵堵截;还令在安徽蚌埠的驻军作进攻徐州的态势,牵制徐州的“辫子兵”北援。

就这样,段祺瑞指挥的两路人马攻进了北京,张勋的“辫子兵”龟缩在天坛一带顽抗。由于张勋的倒行逆施,就是他在徐州的部下,此时也不愿冒死去北京支援他搞复辟了。

张勋的“辫子兵”在北京被打得焦头烂额,求援的电报频频发往徐州,却始终不见徐州方面来一兵—卒,寄来的却是一盆盆各色各样名贵的鲜花。

张勋从7月1日进京搞复辟,到12日天坛之战全军溃散,前后只有12天。

在段祺瑞“讨逆军”的两路夹攻下,“辫子军”有的举起白旗投降,有的剪掉辫子扔掉枪支逃命。此时北京的街道上丢弃的发辫俯拾即是。“辫帅”张勋满怀被段祺瑞利用、出卖的怨恨,仓皇逃到荷兰使馆躲藏起来。

当日,只做了12天“北京皇帝”的溥仪再次宣布退位。14日,段祺瑞返回北京,重新担任国务总理,掌握了政府实权。

咱们再说冯麟阁,他初到北京时还踌躇满志,现在张勋已经逃亡,再在北京呆下去,就有被俘的危险,便在张海鹏的护卫下,着便装率领二百多人的卫队东逃天津。

冯麟阁

冯麟阁等人在北京上了火车后,早有人把他开车时间,密报了段祺瑞,段祺瑞就在天津车站做了安排。

这列火车在天津站一停,就有士兵围了上来,着便装的冯麟阁立刻被人认出,遭到逮捕,押回北京,接受审判。所带的二百多人也全被缴械、关押起来。

不过,还是冯麟阁手下的张海鹏机灵,当火车快到天津站时,张海鹏看站台上站满了荷枪的士兵,感到有些不妙,便借故离开了冯麟阁,走向另一个车厢。

当火车在天津站一停,火车头便把这列车厢全给甩了下来,荷枪的士兵围了过来。张海鹏便跑进旅客车厢,和普通旅客一样躲过了审查。

后在。张海鹏在街上弄来一套油腻衣服和一个提篮,装扮成卖油条的小贩,躲过追捕人员的注意力,混进了天津港,上了轮船,跑回了奉天。

惊魂未定的张海鹏到大帅府向张作霖述说了北京的情形后,张作霖对他一再安慰,并仍让他担任55旅旅长职务。

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时的张作霖

其实,早在冯麟阁离开广宁进京后,张作霖就把手已伸向了冯麟阁的28师,他把汲金纯等28师的一些将领,全拉到自己一边来了,冯麟阁已经成了光杆司令。张作霖派冯麟阁进京拥护复辟,结果呢,冯麟阁不仅输光了部队,还身陷囹圄。

在这一点上,你不能不佩服张作霖的老辣,他让冯麟阁打“头阵”,进退可守,最后还顺便“拐走”了冯麟阁的28师。(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历史   闹剧   鲜花   奉天   徐州   北京   督军   辫子   巡防   绫子   旅长   广宁   国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