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海南,普通人去海南究竟还有没有机会?
2025年12月18日,海南将正式开启封关模式,届时海南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这是什么概念?其规模是中国香港的32倍、中国澳门的50倍、阿联酋迪拜的100倍。
选择12月18日封关另有深意。1978年的这一天,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如今海南封关同样意义重大。
问题随之而来:究竟什么是封关?海南成为自由贸易港后会带来哪些变化?对普通人而言有什么机会?
首先,封关是一个海关术语,虽字面含“封”“关”二字,看似封闭,实则相反。
封关后,海南将形成“境内关外”模式。“境内”指海南仍是中国领土,这一点毋庸置疑;“关外”则意味着从海关管理角度看,海南身份特殊,可直接对接国际市场。
这与中国香港类似——国际商品、资金、人员均可合法自由进出海南。因此,海南封关最直接的影响是:大量境外商品进入海南后,价格大概率更低,因可享受低关税甚至零关税。
封关后,海南74%的进口商品将实行零关税,基本覆盖大部分日常进口货物,如欧洲葡萄酒、美国芯片、泰国橡胶等。同时,这些进口商品可在海南内部自由流通、存储,岛内资金与人员同理。
但需注意,上述政策仅限海南。若将这些商品销往大陆,即属进出口性质,大部分需再次通过海关并缴纳关税。
例外情况是:在海南加工制造的产品,若增值率≥30%,可免关税销往大陆。这一点至关重要,海南自贸港建设绝非仅为让消费者购买便宜进口货。
这意味着什么?以工业制造为例,进口至海南的原材料、零部件多为零关税(如澳洲锂矿),在海南加工成锂电池后,若增值率超过30%,销往大陆即可免税,价格将大幅降低。
采购锂电池的企业因此能节省大量成本,最终零售价也可能下降。此外,在海南注册公司可享受税收优惠。
其他地区规模企业需缴纳25%企业所得税,海南企业只要不在负面清单内,仅需缴纳15%。可见,海南同时提供进口原材料免税、企业所得税减免、加工产品免税三重政策。
封关后的海南自贸港,实则瞄准中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简言之,是要打造高端产业格局。
事实上,过去几年海南已吸引科技、金融、电商等各行业企业,尤其是需要高端人才的企业在海南设立基地或落户。
例如阿里、腾讯等大厂,复星等医药研发企业,以及特斯拉、英特尔、苏富比等国际巨头,均纷纷布局海南。
自2020年起,海南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这相当于四十多年前的“南下深圳创业潮”再现。潮水涌向何处,机会便在何处。若想在海南寻求机遇,原则上机会众多,但并非人人可得。
例如,随着海南自贸港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需求将在数量与质量上同步提升,其中蕴含机会。
再如,针对高端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大陆最高征收45%个税,海南自贸港则封顶15%。
企业高管、顶级工程师等年薪超42.5万元者,在海南工作可节省更多税款。当然,该福利有门槛,仅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高端人才可享受,普通人较难触及。若考虑创业呢?
客观来说,在海南创业需更谨慎。尽管海南有资金、人才自由流动的便利及多项优惠政策,但其一,海南的机遇已广为人知;其二,免税店、跨境电商等热门行业早有大企业布局,小老板、个体户难以挤入分羹。
有人问“代购可行吗”?海南进口商品价格较内地低20%-30%,但需注意:每人每年海南购物限额仅10万元,超限额商品返内地需足额缴税,代购并非易事。
可见,个人机遇存在,但并非人人可把握。从宏观视角看,海南自贸港是国家打造的经济开放试验田。
全球企业在海南开展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人员往来、运输等活动将更自由,相当于在南海之滨建设“中国版新加坡”,连接中国与全球经济。
例如,海南探索更自由的资金账户体系与数据流通规则。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复杂,若遇波动,海南环境可保障对外金融通道畅通。此外,不同于香港、澳门已有成熟法律税收体系,也不同于深圳仅局部优势。
封关后的海南,更像在白纸上重新设计规则。在零关税、更便利贸易、更精准监管的前提下,海关税收、资金流动、人才引进、数据监管等各领域均需从零构建。
因此,海南是试验田:成功经验可全国推广,不成熟之处可继续优化。尽管海南自贸港封关准备已历时五年,封关后的探索之路只会更长。
但有一点确定:这颗南海明珠正愈发耀眼。未来的海南,不仅是三亚度假、养老、东北人过冬的胜地,更是更自由、更开放的热土。
#财经##海南##海南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热点#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