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点十年轮回:为什么这次没人疯狂?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单挑社

十年了,沪指再度站上3800点。

2007年,上证指数从3000点涨到6000点,用了不到一年。2015年,从3000点到5000点,只用了半年。每一次疯狂之后,都是漫长的下跌和横盘。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呢?几个关键数字先摆出来。

今天盘面科创与芯片冲锋在前;全市场总市值站上“百万亿+”。两融余额回到约2万亿出头但占比明显低于十年前。仅7月新增个人开户就接近两百万。看上去眼熟对吧?

可这一次,和2015年,真不一样。

先说杠杆。2015年的关键词是“配资”。层层加杠杆,强平链条一拽就断,涨得猛,跌得更狠。现在不一样,场外配资被清掉了,两融余额虽回到高位,但放在更大的流通盘里,只是“可控杠杆”。资金也更挑剔。不再满仓梭哈小票,而是更愿意押在行业龙头、现金流稳的公司上。

简单讲,这一波不是“失速型杠杆牛”,而是“可控杠杆+高换手”的结构行情。

再看制度。全面注册制、常态化退市、科创板试点到扩围,这几年把市场的底层逻辑改写了。以前壳有价值,随便一个壳都能值个30亿,而且讲讲故事就能飞。最荒诞的一个案例就是某ST公司连续亏损五年,主业是养鸡,结果被一家游戏公司借壳,股价连拉20个涨停板。土鸡变凤凰,就这么简单。

现在“能上能下、应退尽退”,退市变成常态化了。信息披露更前置、更从严。指数的“成色”因此被动提升。同样的点位,背后公司的质量和盈利能力,更能打。

同样是3800点,十年前指数里装的是故事和概念,现在装的是真金白银的利润。某种意义上,这个3800点比那个3800点"含金量"更高。

钱从哪来?这点很关键。这一次不只是“短钱追涨”。政策在引导长钱长投,保险、年金、养老金的权益配置通道更顺,北向资金的加减仓更看基本面节奏。散户热度也回来了,新开户蹭蹭往上,但节奏更碎片化。有人短线打板,有人定投宽基,有人只买高股息。和当年的从众效应不同,这次是长钱托底,加上活跃度回升的双轮驱动。

最关键的是,主线也变了。2015年的热门多是概念与借壳,如今是产业链硬逻辑:算力—GPU—HBM—Chiplet,一环套一环,业绩兑现有明确时间表。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新质生产力”的股价表达:研发投入、产能扩张、海外订单,哪一环掉链子,股价就会给你颜色看;但只要链条顺畅,就能走得更远。

估值层面呢,现在的上证并不便宜,但距离群体失真还早。

简单化一条公式:估值=利率+盈利+风险溢价。十年期利率下行、企业盈利在修复、风险溢价回落,给了指数“震荡抬升”的宏观土壤。可别误会。看涨不等于好赚。分化、轮动、回撤,都会比你想得更快。

最后社长想强调的是,十年一轮回,指数回到3800,但市场不是当年的市场。

制度更成熟,资金更长期,主线更产业化,所以它更健康,也更挑人。

想赚这笔钱,不靠幻想,靠基本面、节奏感、纪律性。把仓位握在该握的地方,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公司上。

这样,哪怕短期有波动,你也不会被下一次“剧烈换挡”甩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财经   疯狂   杠杆   指数   公司   股价   溢价   市场   双轮   资金   常态   站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