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恋”这个词,无论是在娱乐圈还是文艺界里面一直存在。
而范曾这位作品曾经拍出天价的书画届泰斗级人物,感情史可谓是十分丰富。
1963年,26岁的范曾与比他小六岁的林岫结为夫妻,林岫出身书香门第,南开中文系毕业,可以说是才情与气质兼备;这时的范曾还在艺术追求的早期,名声还没有打出来,虽然两人的生活并不算是富裕但是却充满了理想。
那个年代的婚姻带着朴素的承诺与共同打拼的味道,两人相濡以沫,把生活的琐碎变成彼此的底色,林岫既把家打理得十分干净整洁,又在范曾埋头创作时,默默承担起所有生活的琐事。
曾经范曾为了完成一件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作品时,几乎整整在画室里将自己封闭一个多月,灯下的笔墨、凌乱的画具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停下,日常的食饭与睡眠全被艺术隔绝在外。
林岫就每天按时把热饭放在画室门口,见他丢下画笔,她就一边收拾一边静静守候,在他们在一起的几年里面,冬夜靠一条被子取暖,夏日摇着蒲扇谈论着各自的理想,这些细碎的日子,曾是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
然而,随着范曾名气的增长,应酬增多、社交扩大,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二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原本有着共同奋斗记忆的夫妻,逐渐被冷淡与疏离替代,林岫多次试图沟通,却总被“忙”字推开。
直到有一天,她在他的手机里看到了那些暧昧的短信,二十年的感情在一瞬间被现实撕裂,范曾提出离婚时的决绝,让林岫更加难以接受,那些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相互扶持的承诺,似乎在名利面前变得脆弱。
范曾的回答简短而冷峻:“咱俩已经没感情了,拖着对谁也没好处。”多年铺垫的情感,就这样被一句话拆散,这段没有子嗣的婚姻,最终以各自的事业为归宿,林岫把自己投入到书法与学术之中,而范曾则走向下一段情感与婚姻。
范曾第二段婚姻的对象是大学同学边宝华,两人在范曾事业最为窘迫的时期结为夫妻,边宝华省吃俭用,支持丈夫的艺术追求,甚至在最危难时刻替他去求情、去哀求别人给他机会,为家庭付出巨大心血,俩人还有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晓蕙,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丝温暖。
然而命运在1980年代初投下了另一道考验,因为看见他们二人生说过于清贫,范曾的好友须遵德,时常接济他们,但是他却对须遵德的妻子张桂云心生爱慕,在保持婚姻表象的同时,向张桂云写下了数百封情书,语言里尽是热烈与直白。
随后这段暗潮涌动的关系持续十余年,在此期间两人无数次私下偷偷约会,直到张桂云先行离婚,范曾却仍难以撼动已婚生活的现实。
直到1990年,范曾带着张桂云远赴法国办展,并公开宣布两人同行,这一举动将长期隐藏的情感彻底揭开,边宝华在面对丈夫的决绝与公开表白后,终在1993年同意离婚,那年11月,范曾与张桂云在巴黎结婚。
张桂云的两个儿子,自从母亲嫁给范曾后,便改姓“范”,顺理成章地将继父的艺术声望变现,他们成立公司,垄断范曾作品的交易,生活挥霍无度,早已习惯了这种寄生于艺术之上的奢华。
时间流转,张桂云离世,范曾的生命又进入了新的阶段,2024年,他与比自己年轻三十多岁的徐萌走到一起,徐萌长期在画廊工作,对范曾的艺术非常有崇拜,她擅长赞美,也知道如何把一位大师的形象放至人前。
范曾在晚年再次遇到这样的依靠,就选择和她走到一起,即使这件事情引发了家庭内外的诸多争议,范曾都选择对其置之不理。
然而,近期的风波把家事与公众关注推向高潮,2024年7月,范晓蕙称徐萌将范曾带走,并带走了家中许多日常用品,此后,范晓蕙多次拨打父亲电话只听到关机提示,回到碧水庄园时,看到大门被封,监控被暂停,屋内藏品被运走的消息更让人心惊。
曾在家中工作的人员透露,搬家公司连续数日进出,许多书画与古董成箱运出,网上关于这些藏品价值的传言甚嚣尘上,数字巨大,但确切去向无人能给出清晰答案,范晓蕙夜不能寐,从国外急忙赶回,用各种方式与徐萌沟通,然而都没有得到回应。
范晓蕙作为范曾唯一的血脉,在这场晚年的风波中,却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就连自己父亲失联的消息,都是最后一个知道,才从国外匆匆赶回,面对的却是空荡的房间和外界的流言蜚语,她的焦灼与无力,恰恰反衬出她在父亲晚年生活中的边缘化地位。
范曾以笔墨塑造出饱满的人物与时代,但在私人领域里却未能始终守住承诺。
当一位艺术家的盖世才华与他个人品德上的巨大瑕疵集于一身时,我们又该怎样评价?他的艺术成就,是否真的能与他的人生选择完全分开?这出更像是戏剧的“狗血伦理剧”,最终警示的,或许不仅仅是范曾一人,更是每一个在欲望与道义间摇摆的灵魂。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