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计算之美:解码算法歧视”论坛在CCF WISA 2025上举办

11月1日,第二十二届CCF WISA 2025“计算之美:解码算法歧视”专题论坛在西安富力希尔顿酒店举办。由CCF信息系统专委与女工委联合举办,旨在激发更多关于技术伦理与算法治理的思考,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智能未来,贡献“她”力量与集体智慧。


11月1日,第二十二届CCF WISA 2025“计算之美:解码算法歧视”专题论坛在西安富力希尔顿酒店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与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联合举办,汇聚了来自学界与业界的顶尖专家,聚焦偏见识别、消解路径与算法治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旨在推动技术向善发展,凝聚“她”力量与集体智慧,共建公平、包容、多元的智能社会。本次论坛由信息系统专委执委韩姝敏和女工委执委樊迪共同担任论坛主席。

论坛伊始,CCF会士、信息系统专委2020-2023届主任、东北大学软件研究所所长于戈教授致辞。于戈教授指出,当前大模型和智能算法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进步,也暴露出了算法偏见、机会不平等等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挑战。他强调,技术创新必须与伦理责任相结合,算法设计者应时刻关注技术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推动算法公平和价值对齐的实现。于教授的致辞为论坛设定了基调,激发了与会嘉宾对算法公平与技术伦理的深入思考。

在论坛的引导发言环节,几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算法中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讨论。

CCF女工委副主任,北京中关村学院合作与发展部部长王鹏带来了题为《大模型时代的“机会不平等”与“破解可能”》的报告。她从社会公平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模型在资源分配、信息获取等方面可能加剧的“机会不平等”现象,指出了技术偏见对弱势群体的潜在威胁。她提出,面对这种“机会不平等”,技术创新与伦理引导应成为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路径,通过跨学科合作,创新算法设计与治理框架,促使技术为所有人创造公平机会。

西安理工大学信息化管理处处长、陕西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赵明华的报告《从“计算”到“权衡”:大模型价值对齐中的偏见识别与消解路径》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技术伦理中的核心挑战,探讨了偏见的三大根源——训练数据的历史局限、算法优化中“多数”偏好的倾向以及价值对齐目标的单一化风险,为当前困境的根源提供了清晰的溯源与思考。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马小博在《从表征问题看网络模型的偏见与盲区》报告中,以网络安全领域网络流量分析大模型为例,深入探讨了“隐性偏见”与“知识盲区”,分析特征⼯程⽅法的有损压缩、统计分布导向的逻辑缺失等因素导致的盲区与偏见。其报告为破解网络模型中的偏见与盲区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思路,为推动更公正、透明的智能算法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崔禾磊带来题为《大语言模型中的偏见:攻击路径与防范措施的一点思考》,介绍了恶意行为者如何通过 “攻击路径” 主动激化并放大模型偏见,并深入探讨了技术防御与管理规范方法,构建LLM的安全防御墙。他强调了在大模型时代,偏见攻击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安全问题,亟需系统性解决方案。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邬会军的报告《从数据偏见到对抗攻击:图神经网络鲁棒性视角的思考》聚焦了图神经网络(GNN)中的数据偏见与对抗攻击问题。他结合最新研究分析了图数据中的结构性和属性偏见,提出了增强图神经网络鲁棒性的新方法,为构建更为公正、安全的算法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坛的思辨环节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几位专家与参会代表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思辨。

针对“算法歧视的‘三重原罪’孰轻孰重”的议题,CCF西北办事处主任牛瑞首先探讨了算法歧视的根源。专家们普遍认为,算法偏见的“三重原罪”——数据偏见、模型设计缺陷和反馈循环的恶性强化,在固化和放大歧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专家们强调,数据质量是基础,模型设计至关重要,而缺乏监管和审计的反馈循环则是歧视持续恶化的催化剂。

在讨论“能否以动态的‘价值罗盘’替代静态的‘公平快照’”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斌就“价值罗盘”替代静态公平快照的可行性展开了讨论。与会专家表示,算法伦理应随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建立一个可持续学习的价值对齐机制,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某一时刻的公平指标。专家们认为,动态调整算法公平性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并建议在算法设计中引入社会责任感。

面对“如何构建具有‘多元意识’和‘赋能导向’的下一代算法”的挑战,西安邮电大学副院长潘晓英提出,未来的算法应从“识别差异”转向“利用差异”,通过个性化赋能来促进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专家们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将隐私保护与数据集成技术相结合,通过技术与法律的协同实现从“纠偏”到“赋能”的转变。

论坛的最后,CCF会士、女工委发起人、清华大学教授杨士强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算法公平性、偏见消解和伦理问题上。他强调,只有通过技术、政策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公正、透明且包容的智能社会。他的总结展望为本次论坛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激励与会专家持续探索和推进算法公平的解决方案。

此次论坛为推动算法治理、技术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碰撞与实践方案,标志着CCF信息系统专委和女工委在推动智能技术向善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与会专家们一致表示,技术与伦理的深度融合,将为我们迎接智能社会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科技   算法   论坛   偏见   模型   技术   伦理   公平   专家   智能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