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版图上,西安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不容置疑,在西安之后,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文化古城咸阳。但如果问起谁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西安”,答案或许会让人大吃一惊—不是咸阳,而是榆林市!这座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

榆林靠煤发展起来,是国家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5个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之一。它形成了以煤油气盐开发为根基、电力与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榆林的原煤、原油以及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5.2%和10%,不过这种对资源的依赖也是一把双刃剑,榆林曾经陷入过产业单一化的困境,这就使得它在遭遇经济环境改变的时候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一些。

榆林的转型是从传统产业升级开始,企业经营成本高,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难等难题。榆林市以问题为导向,出台了54条为企业解忧的举措。榆林市发展民营经济、低空经济、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榆林经济发展转型奠定基础。近几年谋划开工新能源项目、新油气产业项目、新煤矿项目、新电力产业项目和新化工项目的“五新”产业,在2024年以前可以产生三百多亿产值的新项目。

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里,一卷卷银白色的原丝经过氧化、碳化等工序之后变成了黑亮的碳纤维材料。这是陕西省首个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陕煤集团榆林恒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项目的落地,给榆林增添了一支高端制造业的生力军。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干喷湿纺工艺,攻克了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技术难关。氢能产业也是榆林发力的重点领域资源、风电资源以及矿井疏干水来把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在一期投产之后就能实现每年生产3000吨绿氢的目标。

榆林处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相接的地方,曾是全国土地沙化情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榆林采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经营策略,把境内八百六十万亩流动的沙丘给固定或者半固定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为零点九百分之,现在上升到了三十六%,这个数字后面就是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四百公里。二零二四年春天的时候,无人机技术第一次大规模被应用到山区造林里面,在空中运送了七十七万株苗木共计一千万棵,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件新事情,它既加快了运输速度又让植树成活率提高了十五到三十个百分点。

榆林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就是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总投资10亿元的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已经建成投产,被批复为7个省市级科研及科技创新平台中的能源陕西实验室,在2024年初成功设立了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性区,正在开启又一次“裂变发展、变形升级”。就营商环境而言推出了“红蓝章”审批形式等创新制度,并从全国邀请到30名优化环境体验者按问题督促政府及时改正完善。

榆林正在从“一煤独大”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发展的两条腿走路转变,2024年,榆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突破35%,链式招商成了榆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办法,到了2024年,在榆林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欣晟绿能二氧化碳乙烷耦合羰基项目、恒神碳纤维项目等一系列新的招商引资成果,优化产业链条布局。基金撬动也开始在产业里发挥起作用,今年8月,在榆林这块土地上落下了第一只规模达10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这座城市正尝试着用投行模式重塑招商引资逻辑。

榆林继续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基本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延榆高铁榆林段开工作业面达到90处,定边、府谷民用机场也在建设中。扩大消费上,榆林每季度发放8000万元市级消费券,开展家居、家电、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并升级商业街区,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榆林发展文旅经济,打好榆林古城和长城、黄河、转战陕北“一核三带”特色文旅牌,每季举办国家级、国际级文体赛事活动。

榆林的转型之路还远未结束。这座城市依旧面临着能源价格起伏不定、人口聚集不足等诸多挑战,但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战略又给它带来了机遇,现在的榆林,在黄土高原上一个个新产业、新项目破土而出,让这座能源之城向着绿色的新高地加速迈进,它的未来会怎样发展?人们都在期待着答案。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