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古代的流放地,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岭南!流放岭南!但是有看过电视剧《甄嬛传》的人就会说,岭南算什么,流放宁古塔才狠!
岭南和宁古塔都是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那另外两个流放地是哪儿?放到现在这四大流放地又在哪里呢?一起来看看吧。
岭南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流放之地,古代的统治者经常把一些不听话的大臣流放到这里,比如说韩愈。
唐宪宗时期,韩愈因上书《论佛骨表》被贬到潮州,潮州就在岭南地区。听说要被贬到岭南,韩愈感觉“天塌了”,于是写下“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诗句。
啥意思?这是韩愈给他侄子写信安排他的后事呢!他知道去岭南跟杀了他没啥区别,就跟他侄子说,你来送我我很高兴,我也知道你有你的打算,但是你可一定要记得来瘴江边给我收尸啊!
那究竟为什么古代人要把岭南当做流放之地呢?这离不开岭南三大“特产”:瘴气、湿热气候、难以识别的语言。
岭南在古代是被一片原始森林包围着的。未被开发的森林里充满了瘴气,人们看不清森林里的环境,还会不小心掉进沼泽里,因此感觉岭南是个“吃人”的地方。
岭南不仅遍布瘴气,气候还湿热难耐。湿热的气候极易让毒虫的猖獗,当时的医学又不发达,许多人就因中毒而死。
如果一个中原人,被流放到岭南,会极其不适应岭南的气候,病死是常有的事。所以很多中原人听到“你被流放到岭南”的话,就默认自己被判了死刑。
不过岭南也不是一直都是“地狱”环境,到了苏轼被贬的时候,岭南已经变得没那么可怕了。这时候的岭南已经被当做生产热带水果的好地方了。
后期皇帝把一些大臣流放到岭南是为了抓政绩。岭南虽然被开发了,但仍是偏远地区,此地的语言对中原派过来的官员而言是陌生的,这也就增加了官员治理的难度。
在语言不通的影响下,官员的政绩抓不上去,调回中原也就遥遥无期了,所以很多人也十分抗拒被流放到岭南。
如今的岭南却不一样,现在的岭南就是广州、广西、福建等地,这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不再是人烟稀少了,反而有大量的人愿意过去生活、发展。
提到宁古塔,许多《甄嬛传》的剧迷都不陌生,甚至有人还会在生活中和朋友开玩笑说:“我要把你流放到宁古塔。”
在剧中宁古塔被描述的如此恐怖,不得不让人好奇它究竟在哪?又为什么如此恐怖。
宁古塔对应到现在的地区,是黑龙江省海林市。别看现在的黑龙江如此繁荣,古代可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地方。
宁古塔的恐怖之处在于冷、远和荒,曾经,就有被流放到此地的人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
当时的宁古塔,最低温度达四十度,常年积雪,寒冷无比。被流放的人大多衣不蔽体,无处藏身,冻死在宁古塔是经常的事。
宁古塔几乎处于当时中国最北边,从中原走到宁古塔,不仅有野兽的威胁,还有看管官兵的催促,很多人因为旅途的遥远,来不及到达目的地就已经丧命了。
即使是到了宁古塔,被流放的人也多与披甲人为奴,在田地里苦苦劳作还不能饱腹,可以说,当时的宁古塔地里,满是白骨。
但是也有人,在流放中存活了下来,还落地生根,成了东北的“原住民”。
随着对东北地区的不断认识与开发,宁古塔也不再是荒凉的地方了。现在的宁古塔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美满幸福。
说到崖州,可能有人会疑惑,但是一说三亚,很多人会恍然大悟。
崖州就是现在的三亚。现在的三亚,可谓风景如画,令人向往。但是在之前,它可是古代有名的流放地。
在古代,人们对崖州了解甚少,因为它离中原太远了。崖州不仅在最南端,还四面环海,气候炎热,中原的人到这里根本活不下去。
连苏轼都说“此间食无肉,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说白了就是这里什么都没有,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不仅仅是远,这里的社会风气还落后。崖州的人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这给中原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许多统治者为了折磨人,就把犯罪的大臣就放到崖州,让他们饱受身体和精神的摧残。
不过现在的崖州,已经蜕变成旅游的胜地了。很多人甚至专门到三亚过冬,给当地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最后一个房陵作为流放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
先秦时候的秦始皇就曾把赵国的君主发配到房陵,让他从此不能再见中原。还有秦国知名的宰相吕不韦,也被流放到了房陵。
据统计,从先秦到宋朝,就有十四个知名的人被流放到房陵,可以说房陵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流放之地。
房陵之所以被古人当做流放之地,是因为这里处于大山的深处,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流放之人走的路都是窄小栈道,栈道下面就是百米深渊,稍有不测就会消失不见。
不仅如此,古代的房陵就像一个天然的监狱,四周山高千米,人一旦进去了就很再难出来,与世隔绝的环境给被流放的人一种“被抛弃”感。
现在的房陵是湖北十堰的房县,这里已经被人们当做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居住地了,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观光游览。
回顾这四大流放地,从岭南瘴气到崖州海岸,从房陵禁锢到冰雪宁古,每一个都曾让古人闻之色变。但正是这些地方,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
现在,我们将不再恐惧它们,而会拥抱它们,感受他们的美丽与魅力。
信息来源:房县文旅《皇帝王侯争相光顾的流放地:风景如画,故事无数!》2023-08-21
中国网《体验“流放宁古塔”?沉浸式文旅需要把握边界》2024-11-06
环球时报《“酷刑流放”旅游路线引争议》2024-11-09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